大清的後宮,按康熙爺定下的規矩,乃二貴妃,四妃,六嬪的十二主位模式。主位之下的貴人常在等就不再限制數目了。
皇貴妃非特殊情況不立。
是不是主位,尊榮和待遇差距極大。
耿氏提心弔膽,生怕這些年自己不得寵,再被四爺給忘了,隨便給個貴人之類的。她也罷了,皇上新登基必然要選秀,她之前就不得寵,更不指望進了宮多得寵。
只怕『子以母貴』,弘晝因為自己受委屈。
宋嘉書停下筆,拍了拍她的手:「別怕。皇上心如明鏡,必不會委屈了阿哥的生母。」
——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清晨。雍親王府眾人與往常一樣,都先在正院集合,也算是先給皇后個安,然後再一併按著時辰入宮去守孝。
而這日,正院裡多了三個太監。
為首的一個,宋嘉書一打眼就認出來了:老熟人周守禮嘛。
看來因為他及時悔改,回頭是岸,皇上登基哪怕不重用他,倒是也留下了他,仍舊幹著自己出宮宣旨的老本行。
見他在此,雍親王府諸女眷不免都是心神激盪:算著日子,皇上也該給她們分宮室了,那位份豈不是也要定下了?!
因周守禮聖旨在身,所以先不跪請安。倒是眾人要先跪拜接旨。
果然,雍正爺除了賞賜後宮女眷們臘八粥外,還給諸人分賜了位份和宮宇。
只是周守禮首先宣的是給皇上給皇后並諸妃嬪賞賜臘八粥的聖旨。
宋嘉書就看李氏臉上不甚痛快,幾乎是用眼神在譴責周守禮:誰八百輩子沒喝過臘八粥啊!怎麼這道聖旨還磨磨唧唧讀半日呢,快點著下一道。
且說皇后與太后一般,皆是名位早定,在登基大典那一日就受過拜賀了。所以此時皇后是不必跪的,但也端著茶盞凝神,準備聽周守禮的聖旨。
她最想知道的,便是年氏的冊封——自打年氏在永和宮再次失了一個孩子,太醫回稟還是個阿哥後,皇上心裡便總覺得年氏委屈的緊。皇后雖也覺得年氏有點慘,但生怕她憑著這個慘,做了皇貴妃。
周守禮第一個宣讀的就是年氏的位份。
因年氏小產不足月,是皇上特許了臥床不必起的,故而周守禮一會兒得去年氏的東大院宣旨,這會子就省略了前頭那些讚美褒獎的駢文,只道:「諭禮部,年氏冊為貴妃。」
皇后略微鬆了一口氣,還好,只是貴妃。
皇后鬆了一口氣,李氏那裡確實吊著一口氣:怎麼回事?按照在潛邸的資歷,自己自然是在前頭的。為什麼宣旨太監先宣年氏的位份?
從來都是尊者為先,難道皇上竟把自己的貴妃之位排在了年氏後頭?
李氏沒有胡思亂想多久,周守禮很快宣旨了:諭禮部,李氏冊為齊妃。
宋嘉書就見李側福晉,不,是齊妃娘娘的臉色難看極了,好在她還記得借著磕頭謝恩調整一下。
周守禮繼續往下讀去:「諭禮部,鈕祜祿氏冊為熹妃。」
宋嘉書還未怎麼著,就覺得齊妃的目光刷一下轉過來。看齊妃的神色頗為熟悉,宋嘉書想了想:這不正是當日弘曆被選入宮中時,齊妃的樣子嗎?
好在齊妃這回沒暈過去。
這一道冊封一念,皇后也微微驚了一下。不過隨即便嘆了一句:女人要養個好兒子真是至理名言。為了弘曆,熹妃這個妃位就是該得的,何況熹妃這些年從未做錯過任何事情,在皇上那裡也頗有讚譽。
早在一年前,皇上就親口吩咐過,鈕祜祿氏份例一如側福晉。
那時候弘曆還只是剛進宮,不一定能得先帝爺的喜愛呢。
而宣這道旨意的周守禮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