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烏水趁宇文族,因失宇文天佑而大亂之時,乘虛而入,統一了北羌胡。之後文不凡再領大軍壓境,柯撥烏水畏戰率部眾而降,不但遣送回昔日捉拿的近七十萬漢人俘虜,每年還需要進貢良馬。
羌人被漢人逼得如此落魄,已有近百年沒有發生過了。羌人這幾十年,可謂是好了傷疤忘了痛,趁漢室大亂,在各地多有造反。因羌人彪悍,多數造反都是成功,在天下各地搗亂,得意之時。文翰對北羌胡之舉,如同在天下所有羌人的臉上狠狠地扇了一巴掌,令正是囂張的羌人臉面全失。
因而天下各地的羌人,對文翰恨之入骨,甚至有些部落更做文不凡的草人,用箭矢射之,以洩其恨。從此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羌人,都將文不凡看做是不死不休的仇人。而成公英此次便是看中此點,趕往西羌胡部落,說服西羌人舉兵阻擾文不凡從陳倉進攻的大軍,爭取時間,讓馬超能夠迅速地安穩民心,做出一系列戰略佈局。
第六百零三章 戲隆之病
有關涼州的事態發展,暫且說到這裡。
在雍州陳倉,此時八萬大軍皆以整備完畢,糧草輜重,攻城器械等戰備之物亦已齊全。文翰率領眾將,在三日前已是趕到陳倉。此番隨文翰來者,征戰武將有關羽、趙雲、張遼、胡車兒四將,至於徐榮、張繡則鎮守雍州,徐晃、周倉則趕回河東,坐鎮河東之地。出策謀臣,僅有李優一人。此番涼州之戰,至關重要,按理來說,文翰麾下首席謀士,神智戲志才絕不會有所缺席。
之所以,戲隆未有隨軍出戰,是因在文翰正欲趕往陳倉之時,發覺了戲隆身體一直藏著的惡病。那時戲隆剛走出殿外,連聲惡咳,咳得可謂是撕心裂肺。文翰急而走出看望,見戲隆滿手是血,當下急忙找來華佗得以門徒安華來為戲隆診治。
戲隆可是文翰麾下首席謀士,對文翰乃至整個勢力的重要性如同鳥之雙翼,虎之爪牙!
安華一聽兵士,戲隆有患,嚇得當場失色,急忙趕來。當安華趕至,見到戲隆蒼白中透著幾分灰黑的面色,聽到他凌亂衰弱的呼吸時,臉色剎地變得極其凝重。
文翰眼色慌張,滿臉急躁令安華趕快過來診治,文翰素來給人的感覺都是篤定平靜,泰山崩於眼前而色不變。如此失態的文翰,安華還是第一次看見,當即疾奔過來,先為戲隆把握。戲隆倒是淡定,竟然還對安華露出一個笑容。
經安華診斷後,文翰才得知,戲隆因近年連番大戰,日夜不眠,憂心思策,幾乎挖空了他體內的精力,因而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損耗皆是極其之大。再加之戲隆年少時多病,而長大後又是頗為放縱,甚愛酒宴。後來投於文翰麾下後,多得華佗的調理,身體好了不少,但因文翰麾下少有謀臣,大局佈置,戰略行軍幾乎皆由戲隆一力承當,舊時的弊病一下子爆發起來,而因戲隆經常隨文翰行軍作戰,回到河東後,多數又是在處理事務,神龍見首不見尾,華佗少予他見面,因此未能及時發覺戲隆的病情。
“在半年之內,軍師絕不能再做操勞,否則…”
文翰刀目內的瞳孔,剎地驟縮,發雜的神色內竟生了一絲恐懼!安華未有說盡不話,不言而喻。聽得戲隆病情如此危急,文翰方寸大亂,怒聲暴喝。
“安華!你作為軍中大夫,軍師有此大患,你竟未有絲毫察覺!!!你可知罪!!!!?”
安華心神一駭,當即跪倒告罪。
“主公息怒,屬下知罪!”
這也難怪安華,安華年紀尚輕,豈能如其師傅華佗那般,單憑觀人臉色,就可知其體內有無患疾。
“呵呵。主公,隆並無大礙。隆平日事務繁忙,安大夫與少有相見,豈能知我病患。這全是隆之過失,這患疾時而發作,時而不見動靜,隆因而未有重視,還望主公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