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他,才會讓他鎮守西河。但若是徐晃這份急躁持續下去,遲早會鑄成大錯。
徐晃是一聰慧之人,文翰這話中稍稍提醒,他就明白了文翰的意思。
“四弟謹記三哥之話,讓三哥擔心。實乃四弟之過。”
徐晃下了馬,甚是慎重睇拱手認錯道。
而文翰卻是一笑,一拳打在了徐晃的肩膀。
“臭小子,敢跟你三哥如此客氣,找打。”
或者是文翰的笑容,也或者是文翰的理解、關切。徐晃忽然覺得心安穩了許多,那苦纏多日的急躁也漸漸揮散了。
徐晃的兵馬和幷州軍殺了一夜,個個都是疲憊,清理戰場後,便帶著俘虜,回去平陽休息一夜。
第二日一早,一千幷州軍的將領和文翰、徐晃等人告別後,功成身退,領軍回去晉陽。而那一千八百俘虜,徐晃接受文翰的建議,將其收編。一路將糧車隊伍送到了河東界內後,留下一千五百士卒護送,自己領著五百士卒和一千八百俘虜回去了西河。
回到河東,一路的路途就安全許多,:。畢竟文翰是河東太守,一路在臨近縣裡都可隨時調動兵馬。
三日後,文翰終於回到了安邑。
看著一車車裝滿糧食的糧車運入安邑城裡,文翰終於鬆了一口氣。
“哈哈,算這日子,我原本以為太守大人應該在三四日前回來安邑。一直遲遲未見,還以為太守大人出了什麼意外,嚇得我可是日夜不眠,茶飯不思吶。”
戲隆笑呵呵地走來,文翰卻是忽然沉下了臉色,戲隆還以為文翰惱他這說話不吉利。不過,周倉很快走到戲隆身邊,低聲說了幾句後,戲隆才宛然大悟。心裡一陣無語睇發笑,他這主公性格還當真怪異,還不許人喊他大人。
不過,這其中一定有故事。戲隆深知文翰的脾性,猜他與那些流民交談當中,定是有些東西深深地刺激到他。
而在文翰的麾下,除了凡事都要中規中矩的張紘外,其他人著實對這稱呼不太在乎。特別文翰也不喜歡用這稱呼來特顯他的身份不同。平時張紘不在時,周隴、關羽、戲隆等人都是直呼文翰其字或是以兄弟相稱。
“不凡,這不過是個稱呼罷了。不必在意。你不喜,那我便不用這大人的稱呼。哈哈,恭喜不凡,終於得償所願。屯田可以推行了。”
文翰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就在剛才,當日那個小女孩的一席話又在他的腦中迴盪。文翰平復了一下心情,又是回覆平日裡嘴角常掛起的輕笑。
“這其中有著一個故事,待會我再與志才細說。我二哥呢,他可否從孟德手中借得糧草?”
“二將軍早在六天前,便將二千石糧草運回了安邑。聽二將軍說,這曹孟德也當真有趣。他麾下的荀彧、程昱等謀士都竭力反對借糧一事,但他卻硬是堅持要借給不凡,其他書友正常看:。然後又讓二將軍帶來一句話給不凡。”
“哦,是何話?”
“曹孟德說,無論成敗,還請不凡將這手段,措施詳細寫予給他。”
“不論成敗,他都要?呵呵,孟德當真有意思。”
有曹操這樣一個至交好友,文翰覺得自己是無比幸運的,雖然兩人或許在最後會成為對手。但文翰卻是十分注重他與曹操的友誼,曹操屢次出手幫他,可以說要不是曹操,他不知死了多少遍了。而曹操的恩情友誼,文翰一直記在心上,只要有機會,他定當會不顧一切、竭盡所能地將這些恩情還與曹操。
“如此一來,我與二哥都完成任務,借來七千石糧草。加上河東各個縣裡原先儲存的糧食,和衛家暗中資助的糧草。我等手上已有一萬石,也就是一百二十萬斤糧食。應該足夠河東郡內的流民和預計會聞風趕來的其他州郡流民食用。志才,這建房的材料還有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