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教主?
難道修行之道,僅能止步於教主麼?
再進一步又如何?
誰不想要再進一步?誰不想要步步攀登?
孔宣便是如此。
所以他才立下儒教,要開天立道,要成為一方教主。甚至,孔宣還不想被天道束縛,想要離身於大道之外!
至於陸壓道人等人,甚至正從天幕深處飛馳而來的太古四龍之一的應龍,他們本來是要置身事外,本來是不參與雙方大戰,只想袖手旁觀,可此次卻參戰了……
至於箇中緣由,只有他們才知曉。
這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
大爭之世!
儒門雖言,君子不言利。
可普天之下,又有何時,又有何時,不是利來利往?
第一千二百章:人心可用
天下言利。
大爭之世。
御熒惑創立眾生求道堂,做了許多年聖殿總管,正是為了一個利字,為了一個爭字。
可惜今日止步於柳毅劍下,眾生求道堂威名不存。
而柳毅這一次入主聖殿的過程,比起當年御熒惑成為聖殿總管,不知簡單明瞭了多少倍。
當年,御熒惑四處奔走,遊說天下修士,這才讓自己的在推舉聖殿總管之時,位列第一,謀取到了聖殿總管的職位,藉此號令天下修士,威風無限。
神人以上修士的數量,何止百萬!
御熒惑一個一個山門去遊說,耗費時間何止千百年。
可是,卻比不上柳毅一劍在手,威震四方。
事已至此,御熒惑已然明白,在聖殿總管的職務之上,柳毅已經取而代之。
至於該如何與敵方修士作戰,如何謀劃,如何排兵佈陣,與御熒惑再無多大關係。有朝一日,只需等柳毅謀劃完了,定下了計策戰略,再來一次雲臺點將,號令四方之時,來輪到御熒惑再度來到聖殿,卻只是來此聽候拆遷。
一前一後,差異巨大。
當年御熒惑在聖殿召集四方修士之時,兩大教主門下修士,以及天下間諸多道人,都對御熒惑愛理不理。而御熒惑也有自知之明,並不會對這些大教弟子以及道人層次高手指手畫腳,而近日卻截然不同。
柳毅站在高空,阿彌陀佛與通天教主座下弟子,竟然在摩訶迦葉與多寶道人的率領下,對柳毅唯命是從。
就連兩位道君鎮元子與孔宣,亦是要與柳毅同進退。
人心可用!
比之御熒惑以前做總管之時,不知強了多少倍。
“柳毅!你奪我權柄,辱我道統,讓我眾生求道堂顏面無存。這樁因果,不會就這麼算了!”
御熒惑遠遠站著,周圍盡是眾生求道堂弟子。
他既然已經不是聖殿總管,眾生求道堂也就沒有了高於天下修士一等的身份。
這眾生求道堂既然沒有教主,又沒有道君,堂主御熒惑不過是道人修為,在宇宙玄黃之內,算不得巔峰高手。哪怕是陸壓道人開宗立派,創立一個門派,威勢也要強於御熒惑。因為陸壓道人除了自己以外,尚有兩位結義兄弟桑道人與桂道人,也是道人修為……
如此一來,眾生求道堂與諸天萬界當中尋常門派,又有何差別?
這一脈道統百萬弟子,甚至沒有站在雲臺前方的資格。
只能位於後頭,瞻仰空中柳毅的凜然氣勢,繼而在心中感受一下,這一量劫以來,雲臺點將之時站在雲臺後列的修士,心裡頭是怎樣一種感受。
就連天下修士看待眾生求道堂弟子的眼神,都有所變化。
若在此前,天下諸多修士的眼神會是羨慕,甚至是尊重,有些不齒眾生求道堂行徑之人,也會對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