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官渡戰場回到鄴城的袁紹,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足足一個月的時間,他的內心是複雜的,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
對外戰爭失敗的創傷很嚴重,但是這個時候河北內政的憂患,已經開始表現出來。
因為失去了田豐這個內政大佬,很多事情袁紹不得不親自處理,這讓他衰老得更快了,出生於公元154年的袁紹,今年也不過只有46歲,都還不到知天命的年紀,卻已經是滿頭白髮,這個形象完全不符合這樣一位養尊處優半輩子的大佬。
袁紹的夫人劉氏,是上一任常山王的女兒,妥妥的宗室之女,十分有能力,把袁紹的幾個妾室都給整死了,堪稱宮鬥劇大佬。
她多次勸袁紹:“趁你現在還能掌控河北的局勢,儘快確認繼承人吧。亂世中,早一日確認繼承人,也可以多一些時間培養他,讓河北軍民一心,共同對抗外敵。”
袁紹有四個兒子。
長子袁譚,字顯思,少年時代就跟著袁紹打仗,現在是青州一把手。
次子袁熙,字顯奕,現在是幽州一把手。
三子袁尚,字顯甫,容顏俊美,長得很像年輕時候的袁紹,所以一直被留在袁紹身邊培養。
四子袁買,因為還沒有成年,所以沒有取字,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那個袁紹生病的小兒子。
劉夫人的意思是希望袁紹立她親生的兒子袁尚做繼承人,這樣即使以後袁紹死了,她也能靠著兒子,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其實袁紹心裡也有這個想法,因為袁尚和年輕時候的他簡直太像了。
年輕時候的袁紹,是一個翩翩公子,也是洛陽官二代中的扛把子,張邈、曹操這些人每天都跟在他屁股後面轉,那真是一段美好又熱血的回憶。
加上劉夫人經常說袁尚有多好,多孝順,所以很自然地,袁紹也在頭腦中把袁尚預設為第一繼承人。
不過操作起來可沒有那麼簡單。
袁譚是袁紹早逝的原配正妻所生,年齡上比其他幾個兄弟要大很多,就和曹昂一樣,他比曹丕、曹植這些兄弟要大很多。
袁譚坐鎮青州,而且已經解決了困擾青州十多年的黃巾匪患,有一定的威望。軍中有不少中層將領都是他的支持者,袁紹的軍師團中郭圖、辛評都是他的鐵桿。
袁熙坐鎮幽州,雖然沒有袁譚的影響力和威望,但是他和烏桓交好,能從烏桓單于那裡借兵,這是他的優勢。加上在一年前,袁熙和甄家的二小姐甄宓定了親。
袁尚雖然深受袁紹的喜愛,也有逢紀和審配的支援,但是他在軍中沒有什麼威望。
立哪個兒子當自己的繼承人,這讓袁紹是舉棋不定,左右為難。
本來如果打贏官渡之戰,平定中原,他的北趙就可以取代大漢,也不怕有什麼人反對他立嗣。
可是如今輸掉戰爭,讓袁紹已經沒有什麼容錯率了,他不敢想象,如果越過袁譚和袁熙,立三兒子袁尚為嗣,河北將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
立嗣這個問題,向來是個大問題,處理不好,就會滿盤皆輸。
六百年前,戰國時期的一代雄主趙武靈王,就是死在立嗣這個問題上。
現在,同處於河北的霸主袁紹,也將面臨這個問題的抉擇。
:()重生人皇呂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