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會川很驚訝,猶豫片刻,還是說道,“狼帥,我們已經分析過了,你也同意我們的分析,誘敵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李風雲微微一笑,“事在人為,一切皆有可能。”
。。。
第八百七十一章 突然發現
十一月初三,安州,松山。
上午,李風雲率北征選鋒馬軍出關,踏著積雪,翻山越嶺,向落馬河進發。
緊接著,阿會川帶著阿會部控弦出關,於關外紮營。
午時前後,韓世諤帶著聯盟統帥部,在虎賁軍和風雲軍的前後扈從下,出現在關隘之下,而在他們的後方,崇山峻嶺之中,聯盟各路大軍、阿會部數萬族眾和運載糧草輜重的數千部大車,正依次而來,綿延數十里不絕。
晚上,諸軍總管奉命齊赴關內,參加統帥部軍議。
北征已經開始,大軍出了松山,就是弱洛水兩岸廣袤土地,就要與東胡諸種展開面對面的廝殺,所以這次軍議肯定是關於北征的一系列具體攻擊之策,諸軍總管因此興奮不已,議論紛紛,各種猜測。
韓世諤穿著黃色戎裝,神情嚴肅,目光倨傲,緩步走進大堂,居中而坐,威風凜凜。
大堂上霎時安靜下來,鴉雀無聲。諸軍總管表情肅穆,正襟危坐。
司馬袁安、參軍事李孟嘗、監軍慕容知禮隨後走進大堂。慕容知禮坐在了韓世諤的下首。李孟嘗主持軍議,禮節性地向諸軍總管道了辛苦,然後請司馬袁安就出關後北征大軍的一些具體部署做詳細講解。
袁安走到地圖前,先說松山。
松山方圓數百里,東西就長達兩百餘里,其中有狐河和陰涼河,由南向北,流入落馬河。落馬河就在松山北麓,源自平地松林,由西向東,匯入託紇臣水。而在落馬河的北部還有一條河,與落馬河平行,叫卓索河,它同樣源自平地松林,由東向西,也流入落馬河。
如此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奇特地形,在一處不到三十里長的河段內,狐河、陰涼河、落馬河、卓索河,四水依此相匯,而這裡就是赤峰津口,就是由松山進入弱洛水兩岸廣袤平原的必經之地。
自鮮卑進入中原以來,安州就是中土的疆域,而松山就是安州與東胡諸種的邊界,松山要隘就是扼守南北的關卡,峰津口則是南北雙方互市之地,屬於兩不管地帶,東胡諸種、商賈、盜寇、逃犯頻繁出沒,魚龍混雜,但也促進了津口的擴張,久而久之,也有了不小的規模。
中土一統過程中,東胡也三分天下,奚、霫和契丹三族鼎立,松山隨即成為奚族和契丹的邊界,兩族屢有衝突,戰事不斷,赤峰津口隨即在戰火中化做廢墟,如今雖然被奚族所控制,但只剩下一個擺渡功能,僅僅駐紮一隊前哨斥候而已。
袁安介紹完了松山及其北麓地形之後,手指地圖上的赤峰津口,大聲說道,“北征大本營就設在這裡,近期將在冰封河面上架橋,以確保糧草輜重安全及時運抵前線。”
接著袁安的手指沿著地圖上的落馬河西移,停在了落馬河與託紇臣水的交匯處,“赤峰津口一百餘里外就是落馬城,也是契丹八部遙萊部的首府所在。大總管親率選鋒軍,正日夜兼程殺奔落馬城,打算出敵不意攻敵不備,打契丹人一個措手不及,力爭一鼓而下,一戰而定。”
“此後,北征大軍將兵分兩路,東路由大總管所率選鋒軍攻打契丹,北路則由新義公韓世諤統率主力,北上攻打霫虜。”
“大總管攻陷落馬城後,馬不停蹄,繼續東進,攻打契丹人的長漢城。長漢城是契丹最強部落出伏部的首府所在,也是契丹大賀氏聯盟的中心,距離落馬城大約兩百五十餘里。之後,大總管將率軍沿通剌河而下,狂奔三百餘里,直殺契丹迭剌部首府蟒牛城,竭盡全力給契丹以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