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將天生自帶一個戰法,稱為「主戰法」。
武將等級達到5級,可以學習第2個戰法。
武將已覺醒,等級達到20級,主戰法達到10級,可以學習第3個戰法。
武將等級達到20級,可以授予寶物。率土之濱很簡單。
戰法型別
所有戰法共分為被動、指揮、主動、追擊四大型別。
被動戰法:在戰鬥開始前釋放的戰法。
指揮戰法:在準備回合釋放的戰法。
主動戰法:正式回合中,在武將發動普通攻擊前釋放的戰法。
追擊戰法:正式回合中,在武將成功發動普通攻擊後釋放的戰法。
不同戰法型別只是釋放時間不同,並沒有哪種戰法型別天生更優越。
戰法品質
戰法品質並沒有實際作用,只是幫助玩家更容易瞭解戰法的定位(準確地說,在遊戲作者心中的定位)。
戰法品質共分為S、A、b、c、d五個級別。戰法品質的劃分標準不僅與戰法本身的強度有關,也會與戰法的功能性、適用性、易用性等有關。在組建陣容時,並不一定是全S戰法就最好。部分b級戰法也能在一線強隊中佔有一席之地。
兵種型別
戰法的兵種型別,表示哪類兵系的武將能學習這個戰法。
魏延【奇兵拒北】的兵種型別是步兵、弓兵,是因為魏延自身除了步兵兵種,還能轉死士(弓兵系),並不表示魏延的隊友必須是步兵系、弓兵系才能執行【奇兵拒北】效果。
發動機率
主動、追擊戰法,都有發動機率。
被動、指揮戰法,必然發動1次,其本身是沒有發動機率的。所以,寶物鍛造效果【英勇】無法提升【霸王渡江】的發動機率。
【霸王渡江】戰法描述中「霸王渡江發動機率提升」,指的是執行【霸王渡江】效果(子戰法)的機率提升,並不是指【霸王渡江】本身的發動機率提升。
有效距離、目標型別
有效距離、目標型別都涉及「目標選擇」,在有效距離內,選取符合條件的目標。
事實上,對某個戰法而言,並不一定存在固定的有效距離、目標型別。因為一個戰法可能包含多個動作,每個動作的目標物件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白衣渡江】傷害效果施加的目標是「敵軍全體」,但怯戰效果施加的目標是「敵軍群體2目標」。
【白刃】減傷效果施加的目標是「敵我全軍」,屬性提高效果施加的目標是「我軍全體騎兵及步兵」,沒有任何一個效果的目標是戰法面板上寫的「我軍全體」。
戰法等級
戰法等級越高,戰法的效果就越強。
升級戰法等級需要消耗戰法經驗。
戰法描述
戰法描述不是完全準確的,有些地方存在歧義,有時同一術語在不同戰法中的含義存在衝突。即使同樣一段戰法描述,從程式上實現也可能有不同的方式,使最終戰法效果不同。基於戰法描述進行閱讀理解,只能是「雲解析」。只有實測戰報才能幫我們徹底搞清楚一個戰法。
下面列舉戰法描述中一些常見的術語。
一、時間類
【戰鬥開始後】一般包含準備回合、正式回合。
【正式回合開始後】不包含準備回合。
【持續x回合】的效果有些在武將行動前消失(如【渾水摸魚】混亂效果),有些在回合結束時消失(如【謀定後動】洞察效果)。
【行動時】【行動前】其實都指「行動前」,也就是在釋放主動戰法之前。這個術語只是指一個時間點,與「武將能不能行動」(是否處於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