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五臟之氣。應天之四時五音五色五味也。五臟有五變者。有五時五行五音五色之變異。五變有五輸者。一髒之中。有春刺滎。夏刺輸。長夏刺經。秋刺合。冬刺井之五輸。故五五有二十五輸。以應五時也。
肝屬木。心屬火。故為牡髒。脾屬士。肺屬金。腎屬水。故為牝髒。
黃帝曰。以主五輸奈何。(缺岐伯曰)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滎。時主夏。夏刺輸。音主長夏。長夏刺經。味主秋。秋刺合。是謂五變。以主五輸。
此五臟之氣。應天之五時。而取之五輸。各有所主也。腎者。主封藏之本。藏主冬。此腎合冬藏之氣也。肝主色。色主春。此肝合春生之氣也。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時主夏。心合夏長之氣也。
土數五。五者音也。音主長夏。脾合長夏之氣也。五味入口。藏於陽胃。陽明主秋金之氣。味主秋。腸胃合秋收之氣也。此五臟之氣。應五時之變而取之五輸。各有所主也。春刺滎。夏刺輸。長夏刺經。秋刺合。
冬刺井。皆從子以透發母氣。
黃帝曰。諸原安合。以致六輸。岐伯曰。原獨不應五時。以經合之以應其數。故六六三十六輸。
此六腑之應五時也。春令木。夏令火。長夏主土。秋令金。冬令水。此五時之合於五行也。肝藏木。
心藏火。脾藏土。肺藏金。腎藏水。此五臟之合於五行也。井主木。滎主火。輸主土。經主金。合主水。
此五輸之合於五行也。六腑有原穴。故不應五時。以經與原合之。則合於五行。以應六六三十六之數矣。
蓋木火土金水。地之五行也。以生人之五臟。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氣。以合人之六腑。六氣者。木火土金水火也。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是以六氣之中有二火。以六氣合六腑。六腑有六輸。故應六六三十六之數。以經火與原火合之。則又合五行之數矣。此陰陽離合之道。五行變化之機。天地生成之妙用也。
黃帝曰。何謂藏主冬。時主夏。音主長夏。味主秋。色主冬。願聞其故。岐伯曰。病在藏者。取之井。
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謂五變也。
前節論五臟之氣。應於五時。而取之五輸。各有所主。此復論五臟之病。合於五輸。而各有所取也。
髒者。陰也。裡也。腎治於裡。故病在藏者取之井。以洩冬藏之氣。肝應春而主色。故病變於色者取之滎。
時間時甚者。火之動象。神之變也。故取之輸。脾主土。其數五。其音宮。宮為五音之主音。故變於音者取之經。肺與陽明。主秋金之令。飲入於胃。上輸於肺。食氣於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
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而通於四髒。是入胃之飲食。由肺氣通調輸布。而生此營衛血脈。故經滿而血者。病在胃。飲食不節者。肺氣不能轉輸而得病也。按靈素經中。凡論五臟。必兼論胃腑。以胃為五臟之生原也。肺與陽明。並主秋令。此章以腑合髒。而髒合於四時五行。味主秋。則秋令所主之臟腑。皆 於中矣。
卷五
外揣第四十五
屬性:黃帝曰。餘聞九針九篇。餘親受其調。頗得其意。夫九針者。始於一而終於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針者。小之則無內。大之則無外。深不可為下。高不可為蓋。恍惚無窮。流溢無極。餘知其合於天道人事四時之變也。然餘願雜之毫毛。渾束為一可乎。
此章帝以九針之道。合而為一。以應天道。夫九針者。始於一以應天。二以應地。三以應人。四以應時。五以應音。六以應律。七以應星。八以應風。九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