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當中足足生育了十個孩子,其中八個成活,建立了一個大家庭,那種旺盛的生命力和勃勃野心,也足以展露了出來。
這個野心勃勃的家族,在大革命時期就是渾水摸魚的高手,前代奧爾良公爵積極投身革命,把自己家族宅邸羅亞爾宮變成了革命煽動中心,甚至為了討好第三等級還把自己名字改成了菲利普-平等,結果最終還是沒有逃過雅各賓派專政的腥風血雨,被送上了斷頭臺。
然而父親的死並沒有消滅兒子的野心,新一代的奧爾良公爵還在沿著父親的路前進,為奪取王權而不屈不撓地鬥爭。
艾格隆相信在幹掉波旁王家之後,他遲早還要和奧爾良家族再來幹上一場,他並不抱有任何僥倖心理,但也絕對不會害怕遲疑——他的事業決不允許被任何人阻礙,誰擋在路上就踢開誰,多一個少一個又有什麼區別呢!?
接下來,艾格隆和特雷維爾侯爵商談了一下接下來潛入法國行動的具體細節。
為了不給巴伐利亞王室添麻煩(當然主要是為了不丟掉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好感),艾格隆決定在離開巴伐利亞之後再進行行動——這樣巴伐利亞就可以撇清關係,不用面對法國的政治壓力。
而特雷維爾侯爵不可能長期逗留在國外,雖然他一直假稱得了肺炎必須靜養在家,但是時間長了還是難免被人瞧出端倪來。
所以,這也就意味著他必須儘快結束這一趟的旅途,將告別巴伐利亞提上日程了。
這段時間以來,艾格隆是作為尊貴的客人駕臨寧芬堡宮的,他也因此享受了久違的宮廷生活,安逸而且舒適,但是現在,這樣的好日子要結束了,他心裡並不覺得遺憾。
在政治上的話題談完了之後,艾格隆邀請特雷維爾侯爵和自己夫婦共進晚餐。
在他們兩個前往餐室就餐的時候,早已經等候在這裡的特蕾莎立刻將視線放到了兩個人的身上。
“艾格隆,你可算來了。”她略帶抱怨地說。
接下來她又看向了丈夫旁邊的特雷維爾侯爵,在仔細打量對方外貌的同時,她輕輕地點了點頭,然後以不帶起伏的語氣向對方問好,“晚上好,特雷維爾侯爵……您果然和我想象中一樣,是個威武的軍人。”
她不喜歡我——飽經世故的特雷維爾侯爵在第一個瞬間就確認了這個事實。
他並沒有感到意外,因為他的兒子埃德加早就已經得罪過這位公主殿下了,而且這還是出自於他的原因。
在埃德加離開法蘭西之前,他當時不知道特蕾莎公主又重新找到了陛下的訊息,所以盤算著撮合陛下和艾格妮絲,讓兒媳婦的親妹妹成為自己家族未來發揚光大的靠山之一;然而他沒有想到,在來到希臘之後,埃德加卻發現特蕾莎已經來到陛下身邊了,在懊惱之餘埃德加獨自做出了決定——無視這一現實,繼續執行原定計劃,並且努力製造各種機會,增進陛下和艾格妮絲的“感情”。
回國之後,埃德加自然把這件事也告訴給了父親,而特雷維爾侯爵對此也深感贊同。
反正,對他們父子兩個來說,保自家的富貴是主要目的,艾格妮絲小姐就算成為陛下的情人也一樣有用。
從埃德加的回報當中,特雷維爾侯爵判斷陛下雖然暫時沒有得手,但是肯定已經將艾格妮絲小姐放在了心上,這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他不想阻止兒子,相反他打算日後有機會繼續這麼做。
無疑這會狠狠地得罪特蕾莎公主,不過……凡事都有取捨,既然反正已經得罪了,那還不如做得徹底一些,只要艾格妮絲足夠得陛下歡心,皇后陛下的怒火也就不那麼可怕了。
雖然內心裡是這麼想的,但是特雷維爾侯爵表面上對特蕾莎仍舊畢恭畢敬。
“皇后陛下,能夠有機會覲見您,我深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