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民眾的呼聲;一條路就是進一步加強集權,然後用對外擴張的勝利來贏得威望……以我們的觀察來看,沙皇為人驕橫跋扈,而且又和國內的改良派勢不兩立,他肯定會選擇後者,所以今後的俄國恐怕會更加不安分。”
事實也確實如此,1825年尼古拉沙皇剛剛登基的時候,彼得堡就發生了十二月黨人的叛亂,上千名士兵在青年軍官的帶領下圍攻皇宮造反作亂,最後被沙皇血腥鎮壓,沙皇由此進一步加強了國內的鉗制政策,打擊國內的進步派勢力,而這也讓政治矛盾變得更加尖銳;
而現在,才過去短短几年,波蘭又立刻發動了大規模的叛亂,這更是讓沙皇灰頭土臉,統治危機進一步加深。
“威望重挫”的危機感,肯定會促使沙皇尋求鞏固威望的方法。
對俄羅斯人來說,還有什麼比對外擴張的勝利,更加能夠鞏固威望的方法嗎?
事實上沙皇已經嘗試過了,就在不久之前,俄羅斯利用希臘獨立戰爭的機會,對土耳其發動了大規模戰爭,深入巴爾幹半島,經過摩爾多瓦、保加利亞直逼伊斯坦布林,如果最後不是其他列強看不下去了紛紛出面調停,恐怕沙皇已經一路衝到他們魂牽夢縈的聖城裡面了。
即使被拉住了,沙皇還是“獲利頗豐”,根據1829年9月簽訂的俄土《亞得里亞堡條約》,俄羅斯獲得多瑙河口及其附近島嶼和黑海東岸,在高加索也獲得了大片的領土。
既然之前已經嚐到了甜頭,那麼接下來沙皇肯定會如法炮製,再繼續為自己重塑威望。
而這正是這對君臣最厭惡的一點。
因為隨著俄羅斯的一步步擴張,奧地利和俄羅斯之間已經沒有多少“緩衝帶”可言了,只要沙皇進一步擴張,那麼無論是在東歐還是在巴爾幹擴張,最終都會擠壓奧地利的生存空間。
而法國的情況則恰恰相反,在1815年維也納和會上,梅特涅主導了一系列領土交換,讓普魯士、荷蘭、瑞士和撒丁王國隔斷了法國和奧地利之間的所有邊境線,現在兩個國家根本不接壤,自然也就談不上感受到了什麼擴張壓力。
所以,現在對奧地利來說,更加直接的威脅,反而是在俄羅斯這邊。
不過在歐洲這也是常態,今天的敵人就是明天的朋友,今天的朋友就是明天的敵人,大家都是根據不斷變幻的形勢來選擇敵我,大家也都習慣了這種翻雲覆雨的狀態。
“我們不能任由任何一個國君無視其他國家的利益,在歐洲肆意妄為。”於是,在短暫的思考之後,老皇帝下了論斷,“沙皇要平叛,這是他的合法權利大家無話可說,但如果沙皇想要胡來,歐洲各國必須要給出一個清晰的答覆,打消他的念頭。”
“您說得完全正確,陛下。”梅特涅微微躬身,附和了皇帝的判斷。“但這件事需要有人牽頭去做,而且不能由我們來,因為我們畢竟還需要維持和俄羅斯的友好關係。”
“那麼誰去做呢?”老皇帝反問。
但是這個反問,在這個場合下,卻總有點明知故問的意思。
畢竟,要“遏制沙皇”,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就沒有那麼容易了,現如今,歐洲有資格做這個事的,一隻手就能夠數得清楚。
而一個與他們恩怨糾纏的年輕人,恰好就是其中之一……
是的,只有公開表示同情波蘭的那個年輕人,既有足夠的實力分量,又願意和沙皇作對。
“考慮到現在的情況,我們進一步加強和法國的關係勢在必行,陛下。”於是,既然已經到了這份上,梅特涅乾脆就挑明瞭說,“我們既要遏制俄羅斯人,又不想要再度捲入戰爭當中,那麼我們只能組建一個大國間的默契站隊,讓各國之間互相牽制來遏制沙皇的野心,將動亂平息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