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網際網路上毫無徵兆的掀起了一場針對轉基因的輿論風暴。起初,只是一些小論壇上零星出現幾篇關於轉基因危害的文章。可沒過去幾天,這些內容便如野火燎原般,在各大社交平臺、資訊網站上瘋狂傳播。
文章都圍繞著一個核心——所謂孟山都35年小白鼠實驗。傳言稱,美國孟山都公司進行了長達35年的實驗,將3000只小白鼠分成三組,每組1000只。第一組喂普通糧食,35年後繁衍到4000只;第二組一半普通糧食、一半轉基因糧食,數量維持在1000只;第三組全喂轉基因食品,35年後全部死亡、族群滅絕。文章還信誓旦旦地表示,美國農業部試驗中心據此給聯合國糧農組織提交報告,結論是轉基因食品對生物生存和繁育危害極大。
而在這謠言肆虐的背後,有一個組織在暗中操控——綠色基地組織。他們打著環保和健康的幌子,實際卻懷揣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在綠色基地組織的網路陣營中,那個叫任仕傑的人,他的賬號“老農民任仕傑”異常活躍。
任仕傑總是以樸實憨厚的老農民形象示人,他滿臉皺紋,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粗布襯衫,頭戴一頂破舊的草帽,坐在自家小院裡對著鏡頭侃侃而談。“鄉親們吶,這轉基因食品可吃不得!”他操著一口濃重的方言,表情嚴肅,“咱農民靠土地吃飯,種子是咱的命根子。這孟山都搞出來的轉基因種子,就像個定時炸彈。你們想想,小白鼠吃了都絕種,咱人吃了能有好下場?”
他的影片一經發布,迅速在網路上引發共鳴。許多網民在評論區留言,“任大爺說得太對了,我以後再也不買轉基因食品了。”“孟山都太黑心了,為了賺錢不顧人類死活。”
還有人將矛頭指向國家推廣轉基因的政策,“國家咋能推廣這種有害的東西呢?是不是被孟山都收買了?”“我們老百姓的健康誰來保障?抵制轉基因,抵制國家這種錯誤政策!”
任仕傑還經常組織線上直播,和一些所謂的“專家”連麥,這些“專家”打著科學的旗號,實則漏洞百出地論證轉基因的危害。在他們的煽動下,網路上抵制轉基因的情緒愈發高漲。各大超市裡,原本擺放轉基因食品的貨架前冷冷清清,而標註“非轉基因”的產品則被搶購一空。
然而,就在這場鬧劇愈演愈烈之時,一些真正的科研人員站了出來。燕京大學客座教授、科技部高階顧問謝振邦教授在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上釋出了一系列科普影片,他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神情嚴肅又不失耐心。
“大家先別被這些謠言誤導。孟山都的這個實驗根本是子虛烏有的,根本就沒有存在過。科學實驗講究嚴謹性、可重複性,這個所謂的35年小白鼠實驗,沒有任何正規學術期刊發表過,也沒有其他科研團隊能夠重複出相同結果。”
謝振邦教授站在佈置簡潔的直播間裡,身後是一塊寫滿關鍵資料的白板,嚴肅的神情裡滿是對科學的執著和對真相的扞衛。
“各位朋友,最近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孟山都35年小白鼠實驗,完全是謠言,是對科學的嚴重褻瀆。”
謝振邦教授抬手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目光堅定而銳利 ,“先從最基礎的生物學常識說起,小白鼠的壽命普遍在1 - 3年,25年的存活時長都已算高齡,可這個謠言竟說小白鼠能存活35年,這簡直荒謬至極,違背了基本的生物壽命規律,就像有人說家貓能活50年一樣離譜。”
他轉過身,拿起一支馬克筆,在白板上畫下幾個圖表,筆觸有力:
“再看這所謂實驗裡的繁殖資料,更是漏洞百出。小白鼠35天左右便性成熟,每年能產6 - 10窩,每窩8 - 15只幼崽。保守估算,假設1000只小白鼠中有500只雌鼠,每隻雌鼠一年產6窩,每窩8只幼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