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有危險,出神其實就和做夢一般,只是意識暫時的離開了身體。處在出神的狀態下,你會擁有潛意識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創造力,你可以根據自己的信念進行隨意的創造。”
寧婉兒有些驚訝,“真的可以隨意進行創造嗎?”
莊周點頭,“是的,潛意識的創造力非常強大,你只要體驗過一次就會明白了。”
寧婉兒道:“當時我感覺很難維持住那種狀態,稍微動一下念,意識就回到肉身中了。”
莊周道:“想要一直保持那種狀態確實很難,必須要讓自己處在半夢半醒的狀態才能維持住。若是太過清醒,意識會立即回到肉身,若是太過迷糊,會直接變成做夢的被動狀態。”
“原來如此。”寧婉兒明白了過來,“當時我打坐時似乎就是處在半夢半醒的狀態中,然後突然發現自己的身體在不斷地往下墜。是不是出神必須要處在半夢半醒的狀態才有可能發生?”
莊周回答:“嗯,當處於半夢半醒的狀態時,意識處於陰陽的交界處,所以很容易有意識地進入玄牝之門。玄為陽,牝為陰。我們醒著的地方叫做陽界,陽界又稱為“有”。睡著時所處的地方叫做陰界,陰界又稱為“無”。我們想要有意識地從陽界進入陰界,就必須讓自己的意識處在恍恍惚惚的半夢半醒狀態,這樣才有可能進入。”
寧婉兒道:“原來陰界屬於“無”的層面,難怪會有如此強大的創造力。”
莊周道:“有生於無,陰界是陽界的源頭,故處在陰界會有無窮的創造力。”
寧婉兒道:“經歷了這次出神體驗,我才發現自己果然不是一具身體。身體不過是我感知出來的物件罷了。”
莊周點頭,“是的。真正的我們乃虛空本體,而不是這個能夠感知到的身體。凡是能夠感知到的身體,都是幻身。幻身是不存在的,他會隨著夢境的消失了消失。若我們認為幻身是真正的自己,那就等於是在認假為真了。”
寧婉兒問:“我記得莊叔叔說過,混混沌沌,恍惚杳冥的境界即是道的境界。是不是隻有處在混混沌沌,恍惚杳冥的狀態,我們的心才能與道契合?”
莊周回答:“是的。我們看嬰兒就知道了。嬰兒其實就是處在混混沌沌,恍惚杳冥的狀態中的,故嬰兒非常接近道。老子也常常用嬰兒來形容道。我們想要進入混混沌沌,恍惚杳冥的境界,就必須像嬰兒一樣,做到不識不知,自然無為,無有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