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政治環境中獨善其身,司馬乾竟然一直活到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以八十歲高齡壽終正寢。司馬乾嚥氣的時候,他的九個兄弟已經死光,他的侄子輩甚至孫子輩也已死掉十之七八,他死後三個月,洛陽就陷落了,晉懷帝成為匈奴人的俘虜,包括他的兒子司馬永在內的數十名晉朝王爺被石勒活埋。
西晉末司馬家命最好的一個王爺是個精神病,由這個具有諷刺意味的事例,我們感到老天爺對司馬氏確實不懷好意。
再說皇帝的六爺爺梁王司馬肜與九爺爺趙王司馬倫,這兩位是為老不尊的典型。
梁王司馬肜“無他才能”,愛好聲色犬馬,以前還因此獲罪受罰,被削了一個縣的封地,惠帝后來派他去鎮關中,更是出了大亂子,這是後話,容後再稟;
至於趙王司馬倫,其為人“素庸下,無智策”,打小不爭氣,被父兄看不起。這人名列“八王”,而且是“八王”之中最可惡一個,後來趙王倫篡位自立,把原本只發生在中樞的政治鬥爭擴散到了全國,這也是後話,容後詳稟。
由此可知,齊王攸一死,宗室裡面其實無人可託付後事,矬子裡面拔將軍,汝南王已經是晉武帝的最佳選擇。
那麼,汝南王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
首先他是一個命長的人,武帝駕崩的時候,汝南王起碼已經六十五歲了,在司馬家族中算是高壽;
其次他不是一個嫌命長的人,所以當年弟弟扶風王司馬駿為留住齊王攸,冒顏犯諫觸龍鱗的時候,他只是冷眼旁觀。
史書上說汝南王“少清警有才用”,怎麼個有才用法呢?史書上緊接著就記載了他帶兵出征,接二連三的吃敗仗。第一次是少年時隨兄長司馬昭討伐諸葛誕,“失利,免官”;第二次是武帝泰始年間都督關中軍事,羌族叛亂,攻殺秦州刺史胡烈,汝南王指揮失當,又被免官。
這兩次重大失利足以說明汝南王沒有將幹之才,可武帝還是不停地把他派出去鎮守四方,不僅汝南王,上面提到的不成器的梁王與趙王,也一直在鎮守方岳。這說明晉武帝不會用人,他只信任外戚與宗室,這一點與兩漢時期唯才是舉的情景實在相差太遠,而司馬家宗室的人才又少得可憐。
當流言傳到楊駿耳中,說汝南王要喋血京師的時候。真實的情況是汝南王正惶惶不可終日。
汝南王與楊駿患有同樣的毛病,志大才疏。武帝臨死,有明顯跡象表明汝南王將會入朝輔政,當時楊駿一而再再而三的派人來催促他去許昌,汝南王卻始終磨磨蹭蹭不肯上路,其實就是在等武帝召他入宮顧命。
但是結果令人失望,武帝駕崩了,遺詔只設楊駿一人為顧命大臣。這對汝南王是一個意外的打擊,不過汝南王錯過了遺詔,卻還是處於有利的位置,因為洛陽軍權不在楊駿手裡,而且楊駿素無人望,此刻晉朝的臣子們大多抱著事不關己的態度袖手觀望。
北軍中候王佑的態度目前不明朗,但是可以肯定他不會倒向楊駿這一邊。汝南王的長子司馬矩當時任屯騎校尉,麾下有好幾千人,汝南王即使爭取不到王佑的支援,也是有兵可用的。
因此,當汝南王生怕受到楊駿暗害,惶恐不安地向廷尉何勖問計之時,何勖感到十分奇怪,他說:“現在滿朝上下都歸心於王爺您,王爺您不討伐人家已經不錯了,還用擔心人家討伐您啊?”
何勖說得一點都沒錯,當時楊駿正躲在重兵環衛的皇宮太極殿裡,瑟瑟發抖呢。但是汝南王終究還是膽怯,他不僅沒有膽量公開質疑武帝遺詔的真實性,甚至連進宮哭喪都不敢。可是作為臣子,他又不得不哭喪,於是汝南王只好怯生生地躲在宮城外的大司馬門外,揪著花白鬍子,痛哭流涕。
哭完了汝南王還不敢住在家裡,直接出城住到軍營裡,把自己保護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