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歐一名中年壯漢觀眾拍手嚷著:“我看明白了~~這是詩應該在是歌頌,鳥,柳樹,天空的美好~~這簡直是太美好了,這首詩怎麼會描寫的這麼美。”
歐羅巴的主持人則對著鏡頭驚歎道:
“或許我們都不太懂得文言文,但是今天,我想我們每個人都領略了華夏美妙的詩歌,他們心裡浪漫與情懷讓他們文字凝結成絕對不屬於莎士比亞般偉大的作品~~
今天華夏人用一種神奇而拍案叫絕的方式,給全世界的人們都上了一堂華夏詩歌的鑑賞課程~~~”
歐美的觀眾看著只是覺得優美,可曰本,朝鮮的各界人士看到這場詩詞的節目表演,人人無不是頭皮發麻。
曰本號稱有三大詩聖,何等風光,如果不是華夏出了一個蘇懷,他們就是文言詩當之無愧的第一雅國。
可今天這一個開幕式罷了,李白,孟浩然,李商隱,陶淵明,李煜……這些在現代名不見轉的人物,只是在華夏曆史畫卷中稍露英姿,人人帶來的幾段詩句,任誰來評斷,都足以在泰山上雄霸金頂!
這些人都是誰?什麼朝代的?是什麼來頭?這已經都不重要的,因為人人都知道這些人名都是華夏人!
今天奧運開幕式這一個節目,就讓天下詩人盡汗顏!
曰本觀眾都不由深深吸了一口氣涼氣,心中都捫心自問,他們當初風光時,竟然敢稱呼錦織一,東山紀等人為“三大詩聖”。
現在看來,真是何其可笑啊……
這華夏古人隨便跳出一個,拿出一句絕句就能把整個曰本詩壇,秒得連渣渣都不剩了啊!
可這還遠遠沒有完,隨著人們沉浸在春天的幽淡恬靜中,童子的筆卻又筆鋒一轉,又變成了“明月幾時有,把問青天。”
觀眾們還沒有走出那唐詩的豪邁氣息,又被宋詞帶入秋夜明月之中,現場頓時星空點點,一輪皓潔明月高照,秋風蕭瑟中,從唐時豪邁而熱烈奔放,漸漸為梳剔精緻的宋時汴梁古都景緻,那吹氣如蘭精緻清新氣韻,又是華夏另一副面貌。
明月是如此的清澈,卻富有變化,那盈缺轉換,被華夏先賢領悟為‘一陰一陽之為道’,揮灑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灑脫。
唐時文化猶如東昇的旭日,猶如一輪春風耀日熱烈而圓滿,它永遠給予你光和熱給予能量,促使人們發奮進去,人們從太陽那裡學到一種進取心。
但是在皓月之下,華夏人卻是在休息,在獨處,就在這一片寧靜之中嗎,發現明月高懸在空中,開始學會品味著時光的承轉流遍,命運的悲歡離合,令人學會了平常心~~
華夏民族向太陽學會了進取,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奮發,可以超越,又嚮明月學會的沉靜,可以以一種淡泊的心情看待時間的是非坎坷,達到自己生命的一種真正的逍遙。
此時,隨著月光燈影,人們就遙遙看到舞臺中心出現一名穿著宋裝的演員中的那名白袍公子。
觀眾席中都是響起一聲聲驚呼:“是蘇懷!”“蘇老師啊~!”
只見蘇懷一手持劍,劍若霜雪,周身銀輝。雖是長劍如芒,氣貫長虹的勢態,卻是絲毫無損他溫潤如玉的氣質。就像是最安謐的一湖水,清風拂過的剎那,卻只是愈發的清姿卓然,風月靜好。
一手持酒壺,散著無盡憂思和孤單,但在孤獨的那一瞬,灑脫舉杯,嚮明月發出邀約,而為了回應他的邀約,明月愈發明亮,清輝流光,潑灑在地,勾勒出他翩躚的影子,人、月、劍,交相輝映。
舞動劍光如同被賦予了生命,環他周身自在遊走。帶起衣袂翩躚,頃刻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仿若這般舞劍,他就欲乘風歸去一般。足不沾塵,輕若遊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