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介子大驚,道:“什麼?離開了?”白福道:“是的,今天早上天還沒有放亮,匈奴使團便由大都尉丞的軍隊護送著出了渠犁城往北去了。”
傅介子霍地站起,轉身出去問老譯長,道:“老官家你是接到了上面的命令,讓我們暫留在巴什中的嗎?”老譯長有些尷尬,道:“老朽沒有接到過這種命令,只是聽上面的命令。”
“那麼,今天早上匈奴人離開,可是老官家你昨晚向上報了信了的?”老譯長嘆息一聲,道:“上下通傳,是老朽的職責所在,請使者見諒。”傅介子聽了有些怒火,既然由大都尉丞的軍隊送出了城去,那麼現在追是來不及了,看來龜茲是害怕漢人與匈奴人起衝突,所以有意延誤了漢人入城的時間,讓匈奴人離開之後再接漢人進城。
果不然,這話才說完,便有龜茲小校來見老譯長,說是國王陛下已經接到了老譯長的通傳,“立刻”請漢朝的使者進宮。
傅介子暗笑這場戲演得好不失敗,但是事情已經成了這樣他也不好說什麼,當下再次向殷九重的靈位拜了拜,帶著眾人回巴什,他和元通、霍儀整裝束服,由小校的帶領之下入宮去見這位“迫不及待”想見自己的龜茲國王。
第二卷 精絕玄瞳 第二十七節,蒲犁國,漢與太陽神的兒子
龜茲國王是個四十多歲的胖子,眼睛壞了一隻,戴著一個黑眼罩,看上去如同加勒比的海盜,接見傅介子的人遠不只國王一人,足足有百人上下,是在龜茲最為正式的朝堂之上,相與樓蘭,龜茲國要顯得氣派許多,但除了國王以外,主要主事的還是大都尉丞,而什麼輔國侯、卻胡侯,相比之下權力要小了許多。
傅介子因為不懂龜茲的語言,所以說起話來顯得很吃力,得說一句讓老譯長翻譯一句,但看得出來,整個龜茲國的人都是如臨大敵一般,顯然是對漢朝有著莫大的恐懼。傅介子出使大宛時,漢帝曾言明要他走樓蘭、龜茲一道,順便責備這兩個國家,勸他們與漢修好,不得與匈奴為伍,傅介子此時照實而言,龜茲國王顯得有些不能對答如流,倒是大都尉丞,一個回答了所有刁鑽的問題,這讓傅介子想到了昭帝和霍光,皇帝沒有什麼水平,顧命大臣一力掣天。
龜茲國王表示願意歸服大漢,並且問起了漢軍囤邊有用意,以及與精絕的關係。傅介子知道事情之所以會這般順利,是因為在漢朝大軍的天威所在,日不落的一戰,打出了漢朝的威名,龜茲國暫時得不到匈奴的支援,所以被迫降漢。
傅介子依霍光臨行前的指示,告訴龜茲國王,只要西域國與漢朝結盟,漢朝只打匈奴,不擅自干涉內政。至於龜茲和精絕國的事情,他管不著。之後問起了殷九重之死,傅介子連逼再喝,果然問了出來,龜茲國王告訴了實情。
那天漢朝的使者剛到便被匈奴人發現,匈奴人一怒之下,血鼎門的人將漢朝的使者全部殺起,他這個國王惹不起匈奴,又怕漢朝怪罪,所以火化了漢朝使者的屍體,對外聲稱是中了屍蠱巫術。
令傅介子吃驚的是,死的不僅僅是漢朝的使者,安息、大宛等國出使漢朝,想與漢朝交好的使團也全被都被匈奴殺死,國王怕這一回的漢朝使者又被殺害,所以故意延誤了期限,早早地送走了匈奴人,這才迎漢朝使團進城。
見過國王之後,傅介子和元通、霍儀徑直去了大都尉丞府,這位五十多歲的大臣才是龜茲國說話起作用的人物。但大都尉丞明顯要比國王的水深得多,對於傅介子的問話,他既不說是也不說不是,問了半天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資訊。
出了龜茲王宮回到巴什之中,現在任何已經完成,只等國王寫下相關的文書,他便可以離開龜茲,但是從國王那裡,傅介子得出一些訊息,是關於安息王朝的。
安息王朝想與漢朝建交。
於是,傅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