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隨風而動。
是敦煌的漢軍!
傅介子突然感到一陣輕鬆,回頭向蘇巧兒看了一眼,但見這個姑娘還死死地握著匕首,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不由又是憐惜,又是感慨。但為了謹慎起見,他並沒有讓人解除武裝。
這時前面的漢軍也停了下來,一騎斥侯飛奔過來。
“果然是漢人!”斥侯高呼一聲,手中的小旗子晃了幾下,下馬向傅介子拜道:“在下敦煌神龍營的的探馬,請問將軍是哪一部的?”
傅介子大為鬆了口氣,這條命是撿了回來。
“我們是奉命出使大宛求馬的漢使團,這位大哥,帶兵的可是敦煌太守耿將軍?”霍儀一時興奮,搶著問道。
斥侯道:“正是。我這便過去通報,各位大人稍等片刻。”
整個漢人使團皆歡呼起來,被匈奴追了這麼幾天,現在遇上了大部隊,安全了。
傅介子回到軍中看望傷員,蘇巧兒還拿著匕首在,傅介子笑了一下,道:“現在用不著了,我的好姑娘,把匕首給我吧,小心把手劃了。”蘇巧兒有些不意思,剛才還滿腦子地想著亂七八糟的事情,竟然一點兒也不知羞,現在一想,卻是老大不好意思。
劫後餘生,往往感覺到的不是高興,而是空虛。
蘇巧兒看著傅介子整理隊伍,在馬上呼呼喝喝的,有些痴了,心想,自己以後就成了他的好姑娘,一時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傅介子整理隊伍,向敦煌的駐軍靠近,傅介子略一點數,人馬在三萬左右,前面連綿數里,中軍就在最前面。這時一隊人馬向這邊飛奔而至,人數在兩百左右,傅介子打馬上前,看那人服飾,應該是就是敦煌太守耿龍。
而最讓傅介子激動的人並不是他,而是身邊的一個道士。
他的師叔,元通。
傅介子突然下馬,上前相迎。他的一身本事全是元通所授,而自己的師傅,也就是殷茵的父親殷九重不過只是掛了個名,教了些經典道義,而這些術士之法都是元通所授,只是他一心報仇,沒有在上面花心思。
耿龍看樣子只有三十出頭,看上去儀表表堂堂,就是風塵之色太重,顯得心事很重。
蘇巧兒看了一下耿龍,又看了看元通,再看看傅介子,還是覺得“自家”的好。
耿龍也遠遠下馬,軍人相見也沒有官場上的那麼些客套,耿龍早就聽過傅介子“大漢鐵手”的威名,心裡面也佩服得很,只是傅介子打的是奇襲,而他守敦煌打的是防守,不可同日而語。
兩人見過之後,傅介子轉而向元通拜道:“師叔。”
元通有四十了,大概是懂一些駐顏養生之道,看上去也就三十多的樣子,此時一身道袍,腰掛紋松劍,看上出真有幾分道家仙風遺骨。見了傅介子哈哈笑道:“怎麼累得跟猴子一樣?”
傅介子苦笑道:“落迫至此,讓師叔笑話了。”說到這兒頓了一頓,道:“師叔,你戒酒了?”元通微微有些尷尬,哈哈笑道:“嘿,戒了,她不喜歡……”說著又打了個哈哈,道:“你們先聊公事。霍仨兒,咱們邊上聊去。”
霍儀在家中排行老三,恭敬道:“見過太師叔。能先給口水喝麼……”
第一卷 樓蘭古國 第四十四節,柳暗花明
耿龍見漢使團損傷嚴重,安排人手來療傷。傅介子先不和他說別的事情,竟自開口向他要兵。耿龍微微一愕,道:“傅將軍是要出擊匈奴兵嗎?”傅介子被偃聞追得狠了,此時正是報仇的時候。
“傅將軍放心,耿某已經派了鄭吉率一萬五千精騎出擊了,據報,來人是匈奴右谷蠡王的十三兒子。”
傅介子微微頷首,問起了漢軍的事情。這時元通和霍儀也圍了過來,耿龍道:“我們接到使者的傳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