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安北方麼,北方民情是怎樣的,什麼事有什麼背景,利益往來是怎麼回事,晉商的底牌有哪些,這個世上誰能比我清楚?
見胤禛專注的神情,胤禵和弘曆對視一眼,都生出欣慰之色,好啊,四哥/阿瑪願意出頭了,他們的處境也該好一些了。聖道社論所言將定全新之世,裡面似乎完全抹除了滿人的位置,北伐也正要將這新世變現,胤禛擔心自己的前路,胤禵和弘曆未嘗不擔心。
北伐宣言釋出後,不僅留在英華的滿人惶然,還有不少人也心懷憂慮。
東京龍鬚街,期貨市場外,一群服飾華麗的商人一臉愁雲地交談著。我賠了多少,你賠了多少,說的都是喪氣的事。
北伐宣言一出,大戰在即,糧食、醫藥、布匹乃至牲畜等商貨需求猛增,計司和商部下令若干類商貨優先保證軍需,法令對期貨市場影響頗大,不少貨主都不得不提前割單。這些商人都受損不輕,自覺遭了無妄之災。
“這還是小事,之後怕就是要大筆增稅,咱們準備過苦日子吧。”
“沒錯,皇帝在社論裡都明說了,大家都要為北伐出力,計司和商部的刀子怕已經高高舉起了。”
“皇帝真是好手腕,解散兩院本以為只是針對滿人處置令,沒想到皇帝居然趁兩院未重選時出兵北伐!”
“當然得如此了,若是兩院還在,即便不能抗阻增稅案,也要從皇帝那撬得足足的補償。現在可好,平頭老百姓的心都被炒熱了,能選上院事的絕對不敢跟這民意作對,皇帝要增稅就再沒什麼阻力。”
“皇帝終究是皇帝嘛。這兩院終究也是皇帝手裡的玩物……”
商人們不忿地議論著,他們這種專辦海貿的大商人對北伐自然沒什麼興趣,有專辦北方大宗貿易的更是滿心反對,北伐後南北相通,他們就少了現在的專營地位,其他人則因擔心增稅而牴觸。
現在木已成舟,說要跳出來搗亂。他們絕沒這個膽量,別說跟皇帝作對,現在一國的洶洶民意在這,你要學以前那樣,上街去鼓譟不能北伐,看不被磚頭碎瓦砸成白痴。但抱怨乃至譏諷一下皇帝掛羊頭賣狗肉,當婊子又掛牌坊,這卻是難免的。
“兩院若是玩物。陛下又何須解散了重選?這說明兩院的民意還是頂事的嘛!”
“說得好!之前兩院的院事就很不對頭,尤其是西院的,還反對為北伐增稅。他們就為吃獨食的巨頭說話。咱們這些小商人的心聲根本就傳不上去!”
“增稅怕什麼?北伐復土後,咱們自由來往南北,這生意一下就大了!”
另一堆商人依稀聽到了這邊商人的對話,毫不客氣地出聲駁斥。這些人的主業該是內地商貨來往,南北相隔時,他們因規模小,難透過海路與北面相通,基本無力進入北方市場,北伐是他們這類人夢寐所求的好事。
“人家跟晉商是一路貨色,不能苛責人家心中有國嘛。”
還有人說得更直接。讓這邊大海商個個變色。
“別汙衊人啊!我們也是支援北伐的!”
“今天單子早割,我損失了三千多兩,可我就只是抱怨而已,這筆布貨被徵去軍用了,說起來也是我的貢獻,你們這些人。嘴裡叫喚得厲害,真正幫北伐作了什麼?”
大海商人紛紛回敬,小陸商則不甘示弱,一個個拍胸脯,不是要捐錢,就是要捐貨,還有要當隨軍供應商的,反正絕不願丟臉。
就在商人相爭時,不遠處的期貨市場上,一條大橫幅正高高掛起,上寫“交易契費漲一厘,你我各半捐功績”,街道上的行人紛紛駐足,鼓掌稱和。
最初兩日,社論以及北伐之事還只是傳於東京一帶。到月底,訊息傳遍一國,各家報紙,朝野內外,喝彩鼓譟之聲鋪天蓋地,東京南京的天壇更是天天被歡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