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中國結……既不違法,又被認為是勤勞的象徵。
而且這種勞動方式似乎比工場勞動更加溫情,在這種勞動裡服役的童工可能一樣捱打,但是被媽媽打和被工頭打是兩回事,婦女們也不必丟開家務和孩子,奔波在工場與家之間。
在這個沒有計劃生育,每個婦女又託大魔王的衛生保健之福都有一大群孩子的時代,這種分包的家庭勞動顯然優勢很足。
不過,大魔王在實施家庭分包制的時候,壓根兒沒想到童工的問題。
當她發現的時候——當她看到一個母親端坐在那裡,一隻腳踩著改進的腳踏式紡車,一隻腳踩著搖籃,手裡忙著切削羽毛,她最大的孩子在旁邊剪羽毛,第二大的孩子在磨羽毛,第三大的孩子嘻嘻笑著撕羽毛覺得這不是工作是好玩的遊戲,第四個孩子躺著搖籃裡,因為吃飽了靠工作掙到足夠食物的母親充沛的奶水而酣然甜睡的時候——她為這個小小的家庭羽毛製作流水線目瞪口呆。
“三歲的孩子在替我幹活?!”她叫道。
她為此震驚的時候,顯然更不會想到,她和主教的隱藏敵人,前羊毛壟斷大包買商人卡爾的府邸裡,有一個對主人無比忠心的廚娘,正在忙碌地替她主人的敵人制造戰爭用的箭羽……
連廚娘的主人都不知道,何況她主人的敵人!(未完待續。。)
173 混合生產製經濟
過去——以及現在紐斯特里亞的絕大部分地區,想要生產一枚給箭矢用的箭頭,需要如下工序:
首先,把挖掘出來的鐵礦石和木炭一起燒,得到一個金屬團,再把這個金屬團拉長,做成名為“鐵棒”的交易用標準件。
然後,鐵匠到礦山或是從商人那裡購入這種“鐵棒”,放在自家的爐子裡,靠木炭和風箱燒至紅軟,用鉗子夾出,從上面擷取一段,反覆捶打去除裡面的礦渣,一錘一錘敲出所需要的箭頭形狀。
這是完完全全的手工藝活兒,而且必須由身強力壯,又精通鐵匠手藝的人來完成,身體不夠強壯掄不動鐵匠錘,不精通鐵匠手藝的話敲出來的天知道會是什麼。
效率麼……
看過以後,對於大片“勇敢的心”裡面反派國王的一句臺詞“讓蘇格蘭人先上,他們(的人命)比箭矢(的損耗)便宜”就能理解三分了……
而大魔王領地的箭頭生產,則完全不是這個樣子的。
她有高爐。
雖然是公元前水平的高爐。
但是她可以依靠這公元前水平的高爐生產鑄鐵——鐵水流入模具,一次成型——而紐斯特里亞的其他地方,甚至北方諸國,沒有一個有這種工藝!與紐斯特里亞傳統的鐵器製造相比,兩者的差距好比大機器工業與傳統手工業的差距!
一座高爐,一次可生產鐵水一噸,也就是生產一噸的鐵器。
當然。這樣快速的生產也有不少弱點,比如說。高爐不能停工,不像傳統的那種鐵匠爐——鐵匠甚至可以一年到頭從事別的職業。只在人們需要他們的時候,把爐子一點,風箱一拉就能開工,做個把鐵器最多費個把鐘頭,又方便,又靈活,又節省燃料——這高爐投資巨大,而且不能停止,它就像一隻恐怖的地獄怪獸。吞入不計其數的燃料、鐵礦石和石灰,傾倒出明亮美麗的鐵水,造就不計其數的鐵器和同樣不計其數的汙染,咆哮著將騎虎難下的圖爾內斯特教區拖進全鐵器時代。
鐵箭頭成型後,就需要打磨,去掉上面的毛刺,將箭頭磨得更加鋒利。
這工作不需要強勞力,也不需要多少專業技能,下至三歲娃娃。上到七十歲半聾半瞎的老頭老太太,只要智商沒有低得令人髮指,都可以承攬這一分包工作,而那些原另有職業的人員。比如農夫,漁夫等,在忙完了他們白天的工作後。也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