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山丘,雖然已白了頭”
“喋喋不休,時不我予的哀愁”
“還未如願見著補休,就把自己先搞丟”
“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喋喋不休,再也喚不回溫柔”
“為何記不得”
“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是什麼時候”
“......”
(特別備註,原曲《山丘》,原唱\/作詞\/作曲:李宗盛)
當伴奏慢慢靜滅,齊天大聖緩緩放下話筒,跟隨者尾奏低下了頭。
此時,舞臺上只有一束光打在他身上,這束光如同聚光燈一般照亮了他,同時也將他的身影投射到黑暗之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氛圍。
這種氛圍充滿了惆悵和遺憾,彷彿將觀眾帶入了一個無盡的沉思之中。
現場不少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男人,不知不覺都在強忍著心中早已氾濫的情緒,他們試圖控制住快要滑落眼角的淚水,但卻無法完全掩蓋內心的觸動。
他們的目光灼灼地盯著舞臺上的齊天大聖,似乎想要從他的身上找到某種共鳴或解脫。
這首歌的歌詞如同一把佈滿鐵鏽早已鈍化的鋼鋸,在拉拉扯扯中鋸著聽眾的心臟。
每一句歌詞都深深地觸動著人們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中的無奈和痛苦。
突然之間,人們意識到能夠聽懂一首歌曲並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而是一種深深的刺痛。
當一個人初次聽到這首歌曲時可能還不理解其中的深意,但當再次聆聽時已經成為了曲中的主人公,回味曾經經歷過的種種,又怎能不讓人心痛呢?
猜評團的黑賢和王博也是面色嚴肅,呆呆地望著舞臺上的齊天大聖。
他們的心中同樣充滿了感慨萬千,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無法言表的感覺,使得他們只能靜靜地看著,默默地感受著歌曲所傳達出的深刻情感。
現場沉默了許久,彷彿時間靜止一般,人們沉浸在歌曲的餘韻之中,久久無法自拔。
終於,掌聲如潮水般漸漸響起,但隨即又迅速演變成更為熱烈的掌聲與吶喊聲。
觀眾們似乎要將內心深處積壓已久的情感徹底釋放出來,讓其在空氣中激盪,經久不息。
然而,當主持人開口控制場面時,這些聲音才逐漸平息下來。
這次,出人意料地,竟是林言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語氣誠懇地對齊天大聖說道:“齊天大聖老師,這首歌的歌詞……我想它所表達的意義也許正是您一路走來的親身經歷和真切感受吧?”
齊天大聖微微一笑,輕聲回應道,“或許可以說是對人生百態、世間冷暖的一種領悟罷了。”
林言稍作停頓後,接著說:“也許是因為我年紀尚輕,閱歷不足,所以對這首歌中的情感並未有太深的共鳴,但是當我看到黑賢老師和王博老師的反應,我不禁意識到,可能是自己還不夠成熟吧,呵呵。”
正當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黑賢突然插話問道:“齊天大聖老師,您就是黎盛老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