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用擔心,歷代的儒者都最善於隨機應變,如果沒有變色龍的本事,他們也沒法存在幾千年,哪怕到了後世,依舊時常借屍還魂,著實功力驚人。
而真正表裡如一的,比如墨家,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所以,這不是優勝劣汰,而是適者生存!
能存活下來的,不一定是優秀的,但一定是迎合人們需要的。
至少海外的理學就是如此。
小彘蒐集了幾年的文章報紙,總結了幾條、首先,海外的理學,根據倉廩實而知禮節,提出追求財富的正當性。
這一條就把人嚇了一跳,要知道儒家士人向來是口不言利的。
如此大張旗鼓,主張致富發財,難不成他們都成了王寧安的門下了?
別忙,還有更驚悚的呢!
在王寧安大規模驅逐世家大族,落實均田令之後,海外的理學又提出一個很有殺傷力的觀點,那就是私有財產的問題!
他們認為既然掙錢發財是正確的,那麼獲得財富之後,就要受到保護……朝廷不可以隨便處置,更不能剝奪私有財產。
這一條可是太厲害了,不但世家大族喜歡聽,就連那些去海外謀生的漢人也喜歡聽……他們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域,好不容易擁有了土地,擁有了事業,口袋裡裝滿了錢,他們最擔心的就是財產不安全。
理學又一次打在了他們的軟肋上,想不得到擁護都不行。
小彘估算,在渤海,差不多有三十萬人在學堂讀書,而這些人,幾乎都是理學的門下……他們構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想要收拾他們,就要面對整個渤海國的反撲。
這還不打緊,在這一次老文橫徵暴斂之後,理學進一步加強了論述。
渤海的理學界,也分成了兩派。
其中一派,他們認為朝廷殘暴,皇帝昏庸無道,不管百姓死活,老百姓應該揭竿而起,斷絕和大宋的關係,自立一國。
也正是這一派,才痛罵皇帝,說什麼君者是國之大害……不要小瞧他們,在民間滿是憤怒的情況下,他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擁護,聲音很大。
至於另外一派,則是相對理性很多。
他們認為渤海只是大宋的附庸,朝廷之中,沒有渤海的官員,也沒有人幫著渤海說話,遇到了事情,想要增加稅收,就朝著渤海下手,絲毫沒有顧忌渤海的承受能力。
因此這些人希望朝廷能在渤海開秀才科,最好是允許渤海的總督進入朝堂,要有人替他們說話,最好在渤海設立行省,讓他們和大宋的百姓一樣。
當然,在這兩派之外,還有一些大氏的人,他們認為自己是大宋皇帝的藩屬,是大宋天子的臣下,而不是政事堂的臣下。
大宗的官吏沒有資格在渤海收稅,他們只願意向趙曙納貢稱臣,而不容易接受大宋的控制,這一派的人雖然不多,但是多為渤海王的親信,也不容小覷。
……
“小小的渤海,竟然如此錯綜複雜!”王寧安眉頭緊皺,派遣小彘去調查,這一步還是正確的,若是冒然反應,肯定會惹麻煩的。
王寧安思索了一陣子,才緩緩開口,“寬夫兄,這是你惹出來的麻煩,你該去收場了!”
“我?”
老文正看著小彘的報告,手一哆嗦,差點把文稿給掉下來!
他直覺就是王寧安又要害人!
“你,你想幹什麼?”
“不想幹什麼……現在渤海的情況你也看出來了,總該拿出一些策略吧!”王寧安呲著牙一笑,“你要是沒辦法,我就上書彈劾!請求砍了你的頭,挽回渤海的民心!”
“你!”文彥博氣炸了肺,拳頭握緊,幾次想要暴打王寧安解氣,但很可惜,他畢竟是七十來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