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曜國街頭被薄霧籠罩,星耀集團的辦公室卻已經是一片忙碌景象。江煜早早來到會議室,準備當天的討論內容。
“江總,這是我們為文化方舟計劃設計的第二版合作框架。”喬芳琪將一份檔案遞給他,“其中涉及到創作者權益保障和技術輸出的具體細節。”
江煜快速瀏覽後說道:“技術部分的問題不大,但市場推進的節奏需要調整。曜國市場對內容的敏感度很高,必須優先培養本地創作者的信任。”
“好,我會通知團隊重新最佳化方案。”喬芳琪點頭。
剛結束會議,他的手機亮了起來,是團隊成員趙然發來的訊息:
“煜哥,學校那邊的創業展示環節需要團隊核心成員拍攝一個短影片,你能抽空錄一段嗎?”
江煜看著時間表,猶豫了一秒,迅速回復:“沒問題,晚上回去錄好發給你們。”
晚上九點,江煜回到酒店房間。他開啟電腦,準備錄製團隊展示需要的影片。
“同學們好,我是京城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江煜。”江煜對著鏡頭微微一笑,語氣堅定而真誠,“我們的專案‘未來創作生態’致力於為年輕創作者提供更高效的成長路徑。我希望透過這個平臺,幫助更多人實現夢想。”
錄製結束後,他迅速將影片發給團隊,接著又開啟實驗報告的文件,開始處理還未完成的資料分析部分。
“曙國的事情忙得不可開交,藍澤國的專案又迫在眉睫,學校這邊也不能掉鏈子。”江煜低聲自語,繼續敲打鍵盤。
第二天,江煜再次接到吳正源的電話。
“江煜,最近怎麼樣?工作和學業還能應付嗎?”吳正源的聲音帶著幾分關切。
“還好,就是時間有點緊張。”江煜坦誠地說道,“不過,老師您推薦的文化方舟計劃,對我來說是一場難得的歷練。”
“學業不能耽誤,但這次機會對你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吳正源頓了頓,說道,“你是一個有潛力的年輕人,但要學會取捨。記住,不是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完美,抓住核心就夠了。”
江煜點點頭,深吸了一口氣:“謝謝老師,我會謹記您的教誨。”
晚上,江煜的影片電話響起,螢幕上是蘇念晴的身影。
“煜哥,團隊的展示影片我看了,你講得很棒!”蘇念晴笑著說道,“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一定會很認可你的努力。”
“謝謝念晴。”江煜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不過最近真是累得不行,好在有你的鼓勵。”
“你一直這麼努力,大家都看在眼裡。”蘇念晴輕聲說道,“但我還是希望你能多休息,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
“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江煜鄭重地說道,“等藍澤國的事情塵埃落定,我會抽時間回學校看看。”
“那我等你。”蘇念晴目光溫柔,彷彿透過螢幕注視著他。
文化方舟計劃的籌備工作進入關鍵階段。江煜和團隊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創作者支援計劃——“文化之橋”,旨在透過技術手段促進多文化融合,同時為本地創作者提供更大舞臺。
在一次內部討論會上,曜國文化部的負責人提出了疑問:“多文化融合的過程中,不同地區創作者的權利如何平衡?你們星耀集團能否做到公平對待?”
江煜答道:“文化之橋的理念是尊重每一種文化的獨特性,併為創作者提供個性化的支援。這不僅是我們的承諾,也是我們多年來積累的經驗。”
這一回答贏得了在場人員的認可,也為後續合作掃清了障礙。
與此同時,京城大學的創業團隊在展示環節中表現出色,獲得了導師和評審的高度評價。
“趙然,這次的市場分析部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