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擔憂,但是今後的事情誰說的準,蘇寧現在提出來,還真是給所有人提了一個醒啊!
情況的確相當嚴肅了,杜如晦作為尚書右僕射兼縱橫部尚書,再一次開口道:“啟奏陛下,一時半會兒,我等也想不出什麼太好的計策,既然陛下說蘇侍郎已經想出了對應的策略,那麼,不妨陛下告知我等,我等再一起商量商量,整理一個對策出來,豈不更好?”
李二陛下點點頭,接過趙琛遞過來的奏報,親自解說:“蘇寧的想法,是要朝廷大量徵收購買土地,擴充朝廷手中的土地數量,他覺得朝廷均田之法之根本在於朝廷是否有足夠的土地授予丁壯,按照大唐律例,男丁一人授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田八十畝,一男丁就是一百畝地,現在還可以承受,但是隨著人口增加,朝廷必將無地可授。
而且一遇災荒之年,土地顆粒無收,百姓無法養活自己,更不用提及交納賦稅,此時唯一出路就是販賣土地,獲取錢財交稅,購買糧食,而且出於被逼迫,土地一般都是賤賣,獲得土地的就是當地豪強或者是世家大族,這樣一來,朝廷土地就被這些豪強和世家大族巧取豪奪,趁著亂世,大發國難財,此等奸佞殊為可恨!”
李二陛下說著說著就來氣了,一拍桌子罵了一句,搞得大家心有慼慼,聰明人都意識到皇帝這是在指桑罵槐,意在告誡在場所有官員潔身自好,不要犯錯,否則絕不手軟……事關李唐皇朝,李二陛下絕對不會手軟。
罵完之後,李二陛下接著說蘇寧的解決對策,和江南豪強士族協商,朝廷以高產作物和錢貨購買那些地主無力開發的土地和多餘的佃戶部曲,然後將這些佃戶和部曲化為民籍,在江南正式推行高產作物和均田制,並且興修水利,嘗試以高產作物使得農民可以吃飽肚子,也有足夠錢貨交納賦稅。
而遇到災荒之年,就可以使用水利工程保證收成不減,只要百姓有收入,可以吃飽可以交稅,就不會販賣土地,朝廷嚴格監控私人土地買賣,對於非法買賣事件給予嚴厲打擊,或許可以緩解問題也說不定。(未完待續。。)
七百一十八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從皇宮裡面走出來之後,房玄齡叫上了杜如晦一起去他家裡面喝酒,他們兩人被李二陛下倚為左膀右臂多年,私下中的交情也是不錯的,房謀杜斷,正乃是相依相生的技能,缺一不可,常年以來李二陛下的諸多國策都是出於此二人之手,哪怕是那些蘇寧首先提出的改革措施,也是被此二人研究研究再研究之後下達到尚書省各部門進行實行。
房玄齡的家杜如晦不是第一次來了,自然杜如晦的家房玄齡也不是第一次去,杜如晦進到房府裡面也是輕車熟路般,下人們見到了杜如晦也都很熟悉的行禮,房玄齡一臉笑容,感到自己的持家有道,治家成績斐然,相比之杜如晦鬧出的那些事情,他還稍微有一點兒老朋友之間的得意,不過下一刻,他就鬱悶了。
“啊!呀呀呀呀呀!汝這廝哪裡走!吃我一槍先!”很囂張的聲音響起,一個下人慌慌張張的跑了出來,一個虎頭虎腦的孩子端著一杆長槍不知道從哪兒竄了出來,緊追在後,這一幕叫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極其的震驚,房玄齡甚至都不能思考了,眼前的一幕叫他非常的震驚。
“俊兒!”房玄齡終於意識到自己在老朋友面前丟人丟大發了:“混帳!逆子!”
聽到了暴怒的老爹的聲音,虎頭虎腦的小房俊頓時停了下來,看到了處於狂暴狀態下的房玄齡和杜如晦,小房俊立刻明白自己今天把簍子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