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容幷蓄共同發展的學術風氣,而作為這一事件的真正促進者,代表縱橫家勇敢抗衡儒家霸權的蘇寧才是最重要的開創者,政法大學也給年輕的蘇寧留下了教授的職位,認為其擁有給大家講授縱橫之術的資格和地位。
蘇寧所要求的文化地位已經初步鞏固了,軍事地位鞏固了,經濟地位鞏固了,權力地位也就間接的得到了鞏固,雖然不像當初九品中正制度下名望決定一切,但是名望對於一個人來說還是很重要的,有名望傍身的人,皇帝也不能隨隨便便就處置他,因為比起其他人,皇帝更需要名望。
蘇寧以名望和利益均攤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這才是一直到如今雖然有諸多言官彈劾他但是他依舊穩如泰山的根本原因,至於才能,說實話,在這個時代,沒有皇帝的賞識和信任,你的才能反而是你的罪過。
所以蘇寧最終接受了和李芮涵的婚姻,成為皇族一員,加強了和皇家的聯絡,並且鞏固了和李承乾的關係,甚至於強行改變了李泰和李承乾之間本來註定要出現的皇權之爭,長孫皇后已經決定不再生育了,剛剛出生的玉成公主就是最後一個嫡女,而作為李二陛下中意的皇帝候選者,長孫皇后所初絕對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素,李泰已經基本上排除,而剩下的李治小屁孩兒,還沒那個年紀。
李承乾已經是公認的李二陛下的繼承者,作為儲君接收著嚴格的帝王訓練,李泰已經基本上不問政務,全身性的投入到開花炮彈的研究中,並且打算進一步提高火炮的威力和火藥的威力,至於李治,還在讀聖賢書。
大唐帝國的國勢是那樣的蓬勃且穩定。對於蘇寧而言,他所做的一切都在開花結果,秦瓊對他所說的一切,他早有防備,早有預感,即使自己是皇族,可是不是李二陛下的女婿,而是李孝恭的女婿,李孝恭尚且潔身自好,脫離權力中心。更何況是自己。只是因為和李承乾的好關係才會被李二陛下所放心,所期待,所容忍。
但是帝王不會因為任何事情而改變他對於皇位的重視和繼承者的關注,著名的中庸之君宋真宗在病中因為聽聞外界盛傳太子恩德的事情而產生了恐懼感。準備對自己唯一的兒子下手。若不是寇準及時勸阻。說你只有這一個兒子,不把皇位留給他你留給誰?宋仁宗這位大宋王朝最有能力的帝王是否可以順利登基就要另當別論了。
所以儘管一切都非常穩固,蘇寧一點兒都不敢大意。之前屢次想要回歸家庭穩定自身都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得不中途出山,這一次也是一樣,為李二陛下理順江南,把港口弄得紅紅火火,甚至將紙幣提前帶出,殲滅了李建成地下反抗集團的主力,除了那個罪魁禍首還沒有被抓捕,其他的都已經是定局了,之後東征高句麗,滅亡半島三國,現在又即將滅亡倭國,功勞之大,能力之強,說實話,如果蘇寧自己是皇帝,他也會對這樣的年輕臣子產生防備。
不得不說,秦瓊的話一點兒錯都沒有,他把自己當成值得託付後事的後輩,所以才給自己一些意見,他已經支撐不下去了,這一戰結束之後他要帶著滿身的榮耀和終身的輝煌離開朝廷,離開軍隊,李二陛下會把自己可以給他的一切都給他,因為他已經沒有任何威脅了,哪怕封王都是可以的,但是蘇寧不一樣,蘇寧太年輕,太聰明。
並且和朝中實權派的大臣們都有不錯的關係,乃至於和皇家都打成一片,皇家也有不少人受到了他的恩惠,雖然李二陛下對於這種情況有自己的考慮,打算把蘇寧當作李承乾和朝臣之間的潤滑劑使用,可是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