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一個任人唯親之人,也算是有點兒能耐,而且金庾信年僅三十餘歲,還是個很年輕的幾乎沒什麼功績的人。”
張亮擺擺手不屑道:“新羅小國,又能折騰出什麼東西來?倒是我等應該準備一下,老是在這裡待著不是什麼好事情啊,總該想辦法做些什麼,雖然兵力缺乏。可是也不是完全沒有進取之力啊。老夫可不會僅僅是把遼東半島給攻破了就滿足了,漢四郡乃我中原神州故土,必須要收回!”
蘇寧點點頭說道:“收是一定要要收回的,乃至於這高句麗新羅和百濟三國之地整個都要拿下。然後作為跳板和後勤基地。進取倭國。但是如何收回卻要仔細的計算計算,目前我們整個遼東的兵馬也就五六萬左右,還要算上三萬人的海軍。翼公他們抱住營州實屬不易,我等佔據遼東半島也是極限,若要再行出兵,絕對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陛下手中也沒有什麼富裕的兵力,二十萬大軍北伐草原還沒有結束,正是盡全功的是,草原之大之豐饒絕對不在遼東之下,得草原,則我大唐再也不會缺乏肉食和戰馬,對與我大唐而言好處實在是太大了,自古以來北方邊患便從未斷絕過,陛下一門心思想要終結這北方邊患,遂以漢武帝二倍之兵馬出擊草原,關鍵時刻,我等絕對不能做錯什麼事情。
有什麼想法,定然要等到草原大局已定,軍隊開始回防的時候,更何況此番我大唐若是拿下了草原,就定然需要大量的騎兵和內地民眾進入草原真正的把它掌握在手裡,事情還很多,如今我大唐的八十萬兵馬已經不足以負擔大唐的廣袤領土了,至少還要擴軍二十萬才可以,這二十萬基本上就是常備軍了,所以至少也要等到常備軍進駐草原之後才能抽回府兵回援遼東。
那個時候,大概也就需要十萬左右的府兵就可以拿下整個半島三國之地,這並不是什麼難事,我等目前只要穩定住佔據,把半島之地給穩定住,那些其他的事情就完全不需要我等在去考慮,如今新羅人願意出兵北伐為我等承擔壓力實在是再好不過,所以,二位將軍還請少安毋躁,不要衝動。”
張士貴很是理解的點點頭,張亮雖然滿心的不情願,但也不得不承認蘇寧所說的的確是對的,從貞觀四年的四十萬兵馬到貞觀十年的八十萬兵馬,大唐在這六年內擴軍一倍,都是為了適應新近佔據的廣袤領土的安全,而一旦打下了草原,那麼大一塊地方,至少還需要擴軍二十萬才可以滿足這樣的負但。
遼東這裡就算是打下了廣袤的領土,可是兵馬就是那麼多兵馬,抽不來更多的兵馬負責鎮守地方,所以說如今實在不是進軍的大好時機,不過張亮顯然不會就此罷休:“話雖是如此說,老夫也認了,但是這新羅人究竟能不能在我大軍趕到之前牽制住高句麗人,這還是個未知數吧?新羅人弄一個小娃娃來統兵,是什麼意思呢?!”
蘇寧搖搖頭,很嚴肅的說道:“可千萬不要小看那金庾信,就縱橫部收集的情報來說,金庾信此人絕對不是一般人,十五歲就是新羅國內花郎道的將領,十八歲就是國仙,花郎的領袖,乃是新羅國內數一數二的勇武善戰之人,而且自幼熟讀兵書,深諳兵法,天資聰穎,很年輕的時候就很被新羅王看重,更兼其血統高貴,更是天之驕子。
此番新羅善德王將此人任命為北伐軍主帥,顯然不是病急亂投醫,而是深思熟慮之舉,就前兩次來看,顯然宋謙遠遠強於第一任,那麼為何不能認為這金庾信極有可能遠遠強於宋謙呢?宋謙已經是一個不錯的統帥了,而這個金庾信更加值得注意,我等切不可輕視此人,應該繼續關注此人才是。”
張士貴表達了贊同的意見:“雖然新羅是小國,但是也不能等閒視之,其國兵力在二十五萬左右,絕非是好對付的對手,這一次且看看金庾信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然後再做決斷,目前淵蓋蘇文損失慘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