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被破壞殆盡,不是韓廣所為,便是孟奇與王思遠造成的後果。
此地無法飛行,即使陣法不存,孟奇等人也得沿著山路上行,玄悲與他並肩,忽然開口道:“當年為師害得唐家滅門時,也是內疚自責不已,非後悔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是痛恨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隱秘,若非仇人還在世間,真可能萬念俱灰,心若死湖,就此了斷餘生,但幸好哭老人還活著,滿腔的仇恨與刻骨的痛苦支援著為師走下去,雖然知道這與佛法不符,但不敢忘卻。”
“也正因為如此,你殺掉哭老人之事,讓為師仇恨得報,不再被它日夜困擾,終於大徹大悟,今時今日,為師只剩一個願望,便是有朝一日掌握生死奧妙,將家人復活,還他們平安喜樂的一生。”
他說這番話不是為了表達自己,而是藉此告訴孟奇,支撐下去,總會走出來的,如果支撐不了,那就找一個支撐下去的目標,比如仇恨!比如復活的希望!
孟奇轉頭看著師父,眼中似有火光閃現,旋即平復,低低道了一句:“弟子明白。”
此時,幾人穿過了被破壞的前六層陣法,看到了第七層和山峰峰頂。
這裡處處有深坑裂縫,佈滿了毀滅的跡象,似乎在遙遠的年代便經受過一場大戰,若非淨土不毀,山峰不崩,早就不復存在。
自然,第七層也沒有陣法存在的痕跡。
孟奇、玄悲、江芷微和王思遠緩步往前,小心翼翼,突然,毀滅場景內有一道嘆息聲響起:
“心不靜,情不平,再是紅塵輪迴,破戒受戒,又如何得見如來?”
聲音愁苦,幽幽萬古。(未完待續……)
第十四章 阿難已死
“心不靜,情不平,再是紅塵輪迴,破戒受戒,又如何得見如來?”
愁苦嘆息自天坑和裂縫中透出,空曠滄桑,似從萬古之前而來,讓孟奇等人眼前彷彿浮現出一個滿臉苦色、揹負重重無形枷鎖的僧人。
佛祖十大弟子之一,大阿羅漢,阿難尊者!
在宙光碎片內的阿難淨土中,孟奇跟隨陸大先生和空聞方丈穿過了這第七層,抵達了峰頂,見到了枯敗得不成樣子的金蓮異草和霸王殘留的一點氣息,並未聽到阿難的嘆息,也沒有發現什麼,如今的不同應當便是本體與宙光碎片衍生體的區別。
“阿彌陀佛,就連阿難尊者都有動搖,看來入紅塵,歷苦海,背戒律,以此打磨自心,照見本身佛性,非大毅力大智慧者不可為之。”玄悲雙手合十,感慨了一聲。
情不平是指妖聖之事?阿難心中始終還是殘留著對鳳兮的情意?可妖聖傳人言誕生於天地之初的妖聖,歷經多個紀元,怎麼會突然在上古末年喜歡上阿難……不過“負心薄倖者殺”的留言恨意貫穿萬古,不似作假……孟奇眼簾低垂,遮住目光。
幾人沒有耽擱,邁步前行。
就在這時,周圍突生變化,裂縫和天坑冒出淡淡薄霧,內中有一道道模糊的身影盤坐,有滿面苦色者,有神情恬淡者,有搖頭悲傷者,有露出一絲微笑者,有狀若大徹大悟者。
孟奇雙眼依舊死寂。像是塵封的古井,但口中輕嘆有聲:
“圓蒙大師……魔尊……”
這是自己分別在十二相神世界與劍皇魔後世界遇到的阿難輪迴身,那曾經承載了魔尊精元的天外隕晶正微微顫抖。感應到了相同氣息的牽連!
這一道道身影紛紛抬頭,發出同樣的嘆息:
“原來如此!”
聲音或莊嚴或空渺,迴盪四周,如同雷音,震在孟奇等人心上,四周有變化莫名發生,似乎要蠕動出什麼可怕的事物。
這時。那枚天外隕晶受到牽引,飛了出去,落到了魔尊身影之上。
魔尊模糊的身影突地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