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給常雲留下一句話。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萬事過猶不及,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這些話常雲自然知道,在師父的書樓裡那些典籍中都有。
但此時蘇錦書說出來,常雲還是會有種心有靈犀的感覺。
告別了蘇錦書,常雲馬不停蹄回到了德興縣常家村。
常雲並未直接回家,他知道這個時候,父母一定在村外的田地裡忙活。
常雲將木劍收回到手鐲裡,走到自家田地邊,果然看到了彎著腰面朝黃土的父母親。
他也不說話,直接脫下外衣鞋子,紮緊了衣裙,擼起褲腿,踩進了泥地裡。
一腳深一腳淺的走到了母親身邊,撿起一把秧苗便開始插了起來。
常母一愣,還以為是村裡鄉親來幫忙了,剛要開口道謝,卻發現這小夥子的側臉竟然那麼熟悉。
她此時還沒反應過來,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雲兒?”
常母試探著喊了聲。
常雲轉過頭咧嘴一笑。
“娘,是我。”
常母大喜,一把抱住了常雲。
“哎喲,我的兒...”
隨後卻又大哭。
“你可回來了...”
常父慌忙轉過頭來,看到是常雲,眼中同樣是喜不自勝。
抬起腳往這邊走過來。
不曾想,或許是走的太急,泥地裡又不好行動,竟一下子摔了下去。
弄得一身泥汙。
“爹,小心點。”
常父只是掙扎著起身,甩了甩手上的泥水,嘿嘿笑道:
“沒事沒事,回來好,回來了好。”
常母鬆開常雲,抬頭看著常雲的臉,剛止住的眼淚再次控制不住滑落。
“我的兒,在外面受苦了...怎麼瘦成這個樣子...”
常雲眼睛泛紅,笑著搖頭道:
“娘,放心,我身體好得很,用不了多久就恢復了。”
常母哪裡肯信?只是心疼的著都說不出話來。
常父走了過來,看著常雲消瘦的模樣,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但最後只是嘆了口氣,拍了拍常雲的肩膀。
“走,回家。”
常母也拉著常雲的手,就要往家趕。
常雲搖了搖頭。
“不差這一會兒,這兩天家裡應該在搶種,咱們先把秧苗插下去吧...”
說罷,便彎下腰繼續插秧。
常雲父母拗不過他,只好滿心酸澀的一起插秧。
等忙活完了,天色都已經擦黑。
一家三口才一起說說笑笑往村裡趕去。
一路上遇到不少同村的鄉親,看到常雲回來紛紛上前打招呼。
可看到常雲的模樣後,又忍不住滿眼心疼。
回到家裡,一家人還沒來得及喝口水,常家村的鄉親們便陸陸續續的送來了雞蛋、大米和肉食。
常雲父母說什麼都不肯收,可鄉親卻扔下東西就跑。
二老無奈,這才收下。
他們知道,鄉親們這是心疼常雲,要給他好好補補身子。
常家村的村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就是‘小云不只是常父常母的兒子,還是整個常家村的孩子。’
從小時候起,誰家有困難需要幫忙,常雲總會第一時間出現。
二十多年來,從未變過。
這麼好的孩子,誰不心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