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說,就是在一九一五年,帝國海軍必須保證北海航線暢通無阻,繼續對英國皇家海軍施加壓力。
其實,根本用不著等到一九一五年底。
八月十七日,俄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以克倫斯基為首的俄國資產階級〖革〗命者在聖彼得堡發動了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的起義行動,數十萬工人、農民、市民、甚至是士兵加入了這場大規模〖革〗命。
兩天後,沙皇尼古拉二世逃離了聖彼得堡,並且派遣哥薩克騎兵前去〖鎮〗壓。
可惜的是,一直被沙皇當做御林軍的哥薩克騎兵不但沒有〖鎮〗壓起義者,還在到達聖彼得堡之後,加入了起義大軍。
原因很簡單,勇猛的哥薩克騎兵都不想繼續打下去了。
在過去的一年裡,超過一百萬哥薩克騎兵成了炮灰,而且沙皇的強制徵兵令,讓更多的哥薩克年輕人去送死。
八月二十四日,起義者佔領了聖彼得堡。
面對洶湧的〖革〗命浪潮,尼古拉二世不得不做出妥協。
八月二十五日,尼古拉二世宣佈任命較為開明的尼古拉大公爵,也就是他的表兄為全權大臣,負責起草改革法案。
只是,在最關鍵的問題上,沙皇沒有做出讓步。
這就是,立即與軸心國集團進行算戰談判。
顯然,沙皇並不打算結束這場戰爭。也許,在尼古拉二世看來,他給英法做出的承諾遠遠高於本國民眾的利益。
事實上,尼古拉二世並沒打算跟〖革〗命者進行談判協商。
在任命尼古拉大公爵制訂改革法案的時候,沙皇也在秘密調集軍隊,準備奪會被〖革〗命者控制的聖彼得堡。
八月三十日,一名俄軍逃兵洩lù了沙皇的秘密。
九月一日,克倫斯基宣佈組建資產階級政府。次日,〖革〗命軍隊控制了夏宮,囚禁了在此遙控指揮俄軍的沙皇與皇室成員。
次日,克倫斯基的資產階級政府開始與英法接觸。
有趣的是,克倫斯基並沒有打算讓俄國退出戰爭,而是在得到英法的保證之後,決定繼續打下去。
當然,這也與英法有關。
英法需要的是一個還能打的俄國,而不是一個退出戰爭的俄國,
至於誰來主宰俄國,並不重要。
也就是說,只要克倫斯基願意打下去,英法就願意承認其政權的合法xìng。
這也正是英法開出的條件,即只要克倫斯基不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妥協,那麼英法就會承認其為俄國的唯一政權。當時,英法甚至暗示克倫斯基,在戰爭結束之後,將協助克倫斯基組建〖民〗主政府。
結果,克倫斯基違背了起義時做出的承諾。
他沒有宣佈停戰,而是向布魯希洛夫下達了命令,要求俄軍在九月份發動一次進攻,以此證明俄國不會退出戰爭,也不會向霸佔著俄國領土的軸心國妥協,更不會因為政權變更而承認戰敗。
俄軍有能力婁動進攻嗎?
布魯希洛夫只是軍人,既然現在是克倫斯基做主,他只能聽從命令。
可惜的是,在他的對面,魯登道夫也做好了準備。
九月十二日,俄軍在東線率先發動進攻,但是當天就被德軍打了回去,隨即俄軍的進攻變成了全面潰退。
接下來的三天之內,無心作戰的俄軍損失了一百五十萬官兵。
九月十六日,布魯希洛夫不得不命令前線俄軍放棄進攻,轉為就地防禦。
因為一下子俘虜了上百萬俄軍,而且“巴巴羅薩行動”的戰俘還沒有安置妥當,所以德軍也不得不停止進攻。不然的話,洶湧而來的俄軍戰俘、或者說那些主動投降的俄軍官兵將拖垮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