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從袖子裡掏出一張紙。
許遲接過來,遞到趙頊桌上。
片刻後,聲音傳來:“好。以後繼續努力辦差,去吧。”
沈九臺弓著身子退出福寧殿。
這次算是過關了,以後呢?
佛經的事兒還不能確定,現在不能下注,還是詩詞靠譜。
前陣子王相公說詩詞無用,官家也首肯了,還以為官家真不喜歡呢,現在看來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可是,詩詞這東西咱也不懂啊。九畹芳菲蘭佩好,字都認識,連一起,說的是個啥?咱也弄不明白啊。這可怎麼辦?
嗯?許遲肯定懂。咱看不透官家,還看不透你這老貨?你剛才從咱家手裡接過去的時候就露餡了。
這倒是條路。許遲這老傢伙,不貪財、不好色、不攬權、油鹽不進、百毒不侵,原來破綻在這兒呢。
咱以求學的名義靠上去,你還能推了不成?咱這可是為了給官家辦事。
書房裡,王安石正在看書稿。
不是公文。雖然王相公一心撲到工作上,“三不足”口號喊得震天響,卻也不敢把公文帶回家,有規定的。
細節決定成敗,相傳當年慶曆新政就是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被人抓住把柄,掀翻在地。
沒有公文也可以加班,務不了實那就務虛唄。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這幾年王安石對此深有感觸。
當年,他興沖沖回到京城,想著上有新皇銳意進取,下有群賢掌控朝政,新政、變法必然勢如破竹,無往不利。
結果,老前輩們紛紛唱起了反調。他也搞不懂為什麼會這樣,難道因為當年光腳現在穿上鞋了?
老一輩人年紀大了,不願意折騰,可以理解,請站一邊,看我們這一輩人搞。
搞了沒幾下,司馬光跳反。你這濃眉大眼的傢伙,我是真沒想到啊。也請你站一邊去。
又搞了幾下,韓絳也要跳。司馬光反對《青苗法》,韓絳則是反對《免疫法》。搞什麼?這次開團是你韓絳張羅的好不好?
正好西北那邊最近不太平,你先去冷靜冷靜,《免疫法》交給你弟弟韓維在開封搞試點,雖然他比你話還多。
現在好了,就剩老夫自己一個,領著一幫萌新小號。累!真心累!
招人,得趕緊招人。但也不能什麼人都招,有些人確實非常有才華,但還是不招為妙。不信請看蘇軾,這樣的,一個就夠夠的了。
所以老夫才要罷詩賦,用經義、策問。這樣才能招到跟老夫一條道走到黑的人,不用成天擔心有二五仔背刺。
策問好說,主觀題,你懂的。經義可就有點兒麻煩了。
,!
儒家是個大企業,各地分店都有自己的一套。當年一部《春秋》仨版本,狗咬狗,一嘴毛。
如今也差不多,張載回老家搞“關學”,二程在張羅“洛學”,蘇軾這貨嘴上說經義跟詩賦一樣沒用,背地裡也在招攬人才,估計以後會叫“蜀學”。
儒學,歷來如此,什麼時候統一過?仔細想想,似乎還真能找出兩個時期。第一,孔子還在的時候;第二,始皇帝還在的時候。
現在,老夫在,那就由老夫來開創第三個時期。至於老夫這個學派的名字嘛先放放,若是後輩們一定要叫“王學”,老夫那時候已經作古,也沒法阻止了不是。
別看老夫每日俗務纏身,比辦學,哼!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你們全部都是。老夫上有皇帝支援,下邊還有眾多幫手。
呂惠卿。丁憂也別閒著,看墳不耽誤寫字,誰讓你是老夫門下弟子呢?
王雱。這混小子又跑哪兒去了?作業倒是寫了不少。別讓老夫挑出錯來,到時候有你小子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