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玄幻魔法 > 印光法師嘉言錄 > 第49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四十九

第49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四十九 (第7/8頁)

,為眾生陳述了一個趨吉避凶的良好教訓。所謂持戒修善,就是持五戒、修十善,五戒中不殺生,即是仁。不偷盜,即是義。不邪淫,即是禮。不妄語,即是信。不飲酒,則心地清明而心志專一,神識不昏迷而真理顯現,此即是智。五戒如果能夠全部持守,則不墮落於地獄、餓鬼、畜生這三途之中,恆常投生於人道。這與儒家的“五常”大體相同,但是儒家只是讓人“做到本份”,而佛門則兼帶說明“三世因果”。

十善者,不殺,不盜,不邪淫,名身三業。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名口四業。不貪,不瞋,不痴,名意三業。此與五戒大同。而五戒多分約身,十善多分約心。十善具足,定生天界。

十善,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叫身三善業。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這叫口四善業。不貪、不嗔、不痴,這叫意三善業。十善與五戒內容大致相同,而五戒大部分是約束自身行為,十善大部分是約束起心動念,十善業如果具足,必定可以上生到天界。

至於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對兄說友,對弟說恭,種種倫理之教,則皆欲使人各盡其分,無或欠缺,隨順世相,修出世法。若夫廣明因果報應,不爽毫釐。墮獄生天,唯人自召。乃如來至極悲心,欲令眾生永離眾苦,但受諸樂耳。故不惜現廣長舌相,為諸眾生盡情宣演。

至於佛陀遇到為人父母者,就對他說要慈愛子女;遇到為人子女者,就對他說要孝養父母,遇到為人兄長者;就對他說要友愛弟妹,遇到為人弟妹者,就對他說要恭敬兄長。這些倫常道德教化,都是希望使每個人能盡其應有的本分,令他們在世間倫常上沒有什麼欠缺,然後能隨順世間的事相,修習出世間之佛法。廣泛地開示因果報應絲毫不差的道理,絕對千真萬確。墮入地獄或生到天堂,是個人業力感召的結果。這是釋迦如來以最究竟的慈悲心,想讓一切眾生永遠脫離一切痛苦,永遠享受一切安樂啊。所以不惜苦口婆心,為一切眾生盡情的演說真實不虛的佛法。

經雲,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若欲不受苦果,必須先斷惡因。若能常修善因,決定恆享樂果。此即書之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易之積善必有餘慶,積不善必有餘殃之意。但儒唯約現世與子孫言,佛則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無盡而論。

佛經上說:“菩薩畏懼種下不善的因,眾生畏懼得到不好的果報。”如果想要不遭受痛苦的果報,必須先斷除造惡之因。若能常常修習善因,決定恆常可以享受安樂的果報。這就是《書經》上所說的:“作善則降吉祥,作不善則降災殃。”《易經》上也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意思。但是儒家只談到現世個人與子孫,佛教則是兼帶過去、現在、未來的無盡三世的談論。

而凡情未測,視作渺茫,不肯信受。如盲背導師,自趣險道,欲不墮坑落塹,何可得耶。是故佛法廣被十法界機。若約人道而言,即無一人不堪受佛法,亦無一人不能受佛法。藉令各修戒善,則俗美人和,家齊國治。唐虞盛世之風,何難見於今日。

然而,由於凡夫情識分別,無法測知真實的事理,看不清事實真相,因此將佛陀三世因果之說,視為虛無渺茫,而不肯真正信受。就如同盲人違背了嚮導之師,自己趣向於危險的道路,如果想要不墮落到深坑之中,這怎麼可能呢?所以佛法廣大,能普遍利益十法界眾生的根機,如果就人道來講,沒有一個人不能承受佛法,也沒有一人不能受持佛法。假使人人各自持戒修善,則世間能完美和諧、家族齊整、國家平治,實現堯舜盛世的社會風氣,在今日看到又有什麼困難呢?

因茲道啟西乾,法流東震。歷代王臣,鹹皆崇奉。以其默化人心,隱贊治道,伏兇惡於未起,消禍亂於未萌故也。至於出家為僧,乃為專志佛乘,與住持法道而設。非

最新小說: 山頂的女人與谷底的男子 百年煉器無人問,一句加錢天下知 一歲一個金手指,我不無敵誰無敵 為精靈寶可夢獻上祝福 現在就來擁抱我 重生成一株花,開啟進化之路 開局遭削藩,我建立大秦仙朝 不凡道 滿級大佬真不想被團寵啊 龍靈鍛天 逆靈騎 遊幻記 悍匪掠奪,掠天、掠地、掠眾生 從影視劇開始做神探 我,野神?我靠香火凌駕諸神之上 故,相思 凌玉的核後傳奇:系統與紅顏 覺醒嚴師系統,我罰徒兒抄書成神 夜域餘暉 海賊王的副船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