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就會知道梗概,這裡就不具體說了。至於你所說的,以佛法輔助儒道,儒佛二法一併實行,使得一切人在世法成為真的儒士,在出世法成為真的釋子 (這樣的想法) 。
若大通家,則禪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若普通人,則亦不必令其遍研深經奧論,但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已。
如果是大通家,就禪淨雙修,同時也必定要以淨土為主。如果是普通人,就不必讓他普遍研究深奧的經論了,只要讓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就好。
此人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雖似平常無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議。良以愚夫愚婦,顓蒙唸佛,即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較比大通家之卜度思量,終日在分別中弄識神者,為益多多也。以故愚夫愚婦唸佛,易得益。大通家能通身放下,亦易得益。若唯以義理是卜度者,則不得益,或反得病。及未得謂得,流入狂派者有之。
這是不廢棄家庭事業的情況下,同時修持出世法的 (最佳途徑) 。雖然看似平常無奇,但得到的利益卻是不可思議的。實在是因為愚夫愚婦,老實唸佛,就能夠潛通佛智,暗合道妙。相比於大通家按自己的想法測度思量,整天在分別心中搬弄自己的識神,要有利益得多啊。因此愚夫愚婦唸佛,容易得到利益。大通家如果能夠通身放下,也容易得到利益。如果只是思惟分別義理,就不能得到利益,或許反而有害處,甚至也有人沒有得到就說得到,流入了狂派。
參禪一法,非現今人所宜學。縱學亦只成文字知見,決不能頓明自心,親見自性。何以故,一則無善知識提持抉擇,二則學者不知禪之所以。名為參禪,實為誤會。
參禪不適合現在的人修學,即使學也只是停留於文字表面,絕對不能頓悟明瞭自心,親見本有自性。什麼原因呢?一是因為沒有善知識提醒和把持,替他抉擇正確的路頭;二是因為學習的人不知道什麼是禪。名義上是在參禪,實際上是誤會了禪。
光於宗教不宜混濫論,及淨土決疑論,已示大概。今人無論上中下根,皆須以力敦倫常,主敬存誠,深信因果,廣行眾善,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為事。
我在《宗教不宜混濫論》,以及《淨土決疑論》中,已經指明瞭其中的大概。現今的人,無論上中下根,都必須把努力遵行倫常道德,恪守誠敬,深信因果,廣行眾善,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作為事業。
因果一法乃世出世間聖人,烹凡煉聖之大冶洪爐。若最初不以因果是究,則通宗通教之後,尚或有錯因果事。因果一錯,則墮落有分,超升無由矣。
因果一法,是世出世間聖人,烹煉凡夫,成就聖果的大寶爐。若最初不將因果的道理研究透徹,那麼等到通宗通教後,或許還會做錯落因果的事。因果一錯則墮落有分,超升無望了。
且勿謂此理淺近而忽之。如來成正覺,眾生墮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而凡夫心量小,凡經中所說之大因果處,或領會不及。
不要說因果的道理淺近而忽略它。如來成就正覺佛果,眾生墮落三途六道,都沒有超出因果之外。而凡夫心量狹小,佛經中所說的大因大果,或許領會不到。
當以世間淺近者,為入勝之方便。如文昌陰騭文,太上感應篇等(感應篇,上海中華書局有感應篇彙編,為古今注此篇者之冠,文理俱佳,有二本),俾熟讀而詳審以行之。則人人可以為良民,人人可以了生死矣。
應當用世間淺近的書籍,作為超凡入勝的方便法。例如《文昌帝君陰騭文》,《太上感應篇》等等(《太上感應篇》,上海中華書局有《感應篇彙編》,是古今注解這本書之首,文字義理都很好,共有二本),假如熟讀這些書, (根據書中所說) 詳細審察來行事的話。那麼人人都可以成為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