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來,沉吟半晌,說:‘你走後我仔細想了想,其實孟子也還不錯……’此事出自《笑贊》。
李覯的這個故事,首先讓我們看到了他的率性和可愛之處,因為個人的喜好就對古人有如此鮮明的態度。但同時也諷刺了當時一些文人的迂腐和淺薄,他們往往會因為一些片面的觀點或者個人的情緒就對事物做出極端的評價,而缺乏客觀和理性的思考。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我們不能僅僅根據第一印象或者自己的主觀感受就輕易地對其下結論。要學會全面地瞭解和分析,才能做出更準確的判斷,避免像李覯這樣因為一時的衝動和偏見而鬧出笑話。”臺下的聽眾們時而捧腹大笑,時而陷入沉思。
當講到南宋初年的笑話時,美德雅閣影子故意模仿著妾那委屈又無奈的語氣:“南宋時期,社會經濟繁榮,城市生活豐富多彩,但也存在一些階層差異和人們對職業的刻板印象。就像《鶴林玉露》中所講,有一人在京師買一妾,那妾自稱曾是府上專門包包子的廚房中人。此人當然高興,能從下人到妾這也算是一個飛躍了。一日,令妾做包子。妾言道:‘不會。’那人大怒:‘豈有此理,你自稱是包子廚中人,為何不會做包子?’妾答道:‘妾乃是“包子廚”中,“縷蔥絲”小組中的一員。所以只會做蔥絲。’
這個妾的回答可謂是機智巧妙,她用一種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當時社會分工的細緻程度,以及人們對職業的片面認知。在我們的部落中,雖然現在還沒有如此細緻的分工,但隨著部落的發展,我們也會面臨各種不同的工作和任務。這個笑話告訴我們,不能僅僅根據一個人的職業或者身份就對其能力和技能做出片面的判斷,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獨特的專長和價值。”這一下,全場再次爆發出一陣鬨堂大笑,大家都被這個妾的機智回答逗得樂不可支。
在講述東晉時期晉元帝的笑話時,美德雅閣影子模仿著殷洪喬那愚蠢又自負的樣子,以及元帝那又好氣又好笑的表情,“東晉時期,門閥制度盛行,士大夫階層注重門第和名聲。如《世說新語·排調第二十五》中記載,晉元帝是東晉開國皇帝。元帝的一位皇子降生了,心情大好,於是賞賜群臣。有個大臣叫殷洪喬,腦子不好使卻偏要拽幾句。這哥們上前一步,辭謝道:‘皇子誕生,普天同慶。微臣無功受祿,受之有愧。’元帝笑道:‘廢話!這事兒能讓你有功勞嗎?’
殷洪喬的這一行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顯得格外滑稽。他想要表現自己的謙遜和知禮,但卻因為沒有正確地判斷場合和自己的身份,說出了不合時宜的話。這反映出在那個注重禮儀和言辭的時代,說錯話或者做出不得體的行為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尷尬甚至不利的影響。
對於我們來說,在不同的場合,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學會審時度勢,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他人相處,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讓聽眾們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當時宮廷中的詼諧氛圍。
最後,美德雅閣影子講到了清朝《笑林廣記》中的“訓子”笑話。她生動地描述著富翁孩子寫“萬”字時的崩潰場景,“《笑林廣記》成書於清朝光緒年間,是一本集大成的總結類短篇笑話合集。其中有則‘訓子’的笑話,一個富翁的孩子不識字,別人勸他找個老師來教教。第一次這娃學寫了一字,是一筆;第二次他學寫了二字,是兩筆;第三次他學寫了三字,是三筆。於是他得意地丟下筆,告訴他爹說:‘我都已經知道了字意,不用再跟老師學啦。’富翁很高興,便辭信了老師。一天富翁想請一位姓萬的友人來喝酒,讓兒子早晨起來擬寫請帖,到中午了還不見寫完。他想這請帖要寫多久?於是去問,結果這娃兒非常崩潰,那麼多姓氏,這人怎麼偏偏姓萬?從早上到中午按 6 小時算才寫了 50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