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子繼續往前走。
這裡的山色一片灰黑、土黃,公路全是土路,一邊是山壁一邊是懸崖,偶爾有一輛卡車開過就掀起一層厚厚的土灰,讓走在路上的我叫苦不迭。接著我就看到了類似於青藏公路一樣的情景……公路呈“之”字形蜿蜒伸向山頂。然後再從山頂往下到山腳……週而復始一直往前延伸。
後來我才知道這裡就是著名的“開泊爾”山口,也是興都庫什山脈最大和最重要的山口……這裡是南亞與西亞、中亞的最重要通道,全長53公里,我眼前的這條公路就是連線白沙瓦到阿富汗首都喀布林的公路。據說當年唐僧取經……也是從這條路走向天竺國。
如果傳說是真的話,那麼我相信西遊記裡寫的火焰山就在這一帶……因為走進這個山口的時候我就感覺到熱浪滾滾,就像是一團火時刻跟著我在旁邊燃燒,好像周圍的東西只要碰一下就會燒掉似的。這種熱與我們在中國感受到的熱有些不同……中國也有許多熱的地方,比如被稱為四大火爐的重慶、福州等……我在現代時就沒少去過。
四大火爐熱雖熱,但還會感覺到空氣中有溼度……這裡的熱,就完全是那種乾熱。周圍的空氣、黃土以及迎面吹來的熱風,就像是貪婪的妖怪一樣努力的把熱量帶給你。把你身上的水份帶走。
這讓人有種置身於火爐裡烘乾的感覺,嘴巴一張就像是要吐火一樣,出的汗很快就會曬乾,然後繼續出汗,繼續曬乾,再出汗、再曬乾……衣服上很快就會出現白色的汗斑。
“少說話!”哈桑對我說道:“儘量不張嘴,呼吸要細一些……這樣可以避免水份蒸發!”
聞言我不由一陣苦笑……來到這個世界以來,我的苦日子也算是過得不少了,但卻從來沒有為了避免水份蒸發而少說話不張嘴巴的地步。
於是這一路上大家都保持著沉默……各自牽著騾子默默的沿著公路往前走。
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在公路上還沒走半小時我們就拐進了一條山路……蘇聯軍隊已經控制了主要的城市及公路,所以這條能夠直接通往阿富汗首都喀布林的公路當然也不例外……我們現在之所以還沒碰到蘇軍或是阿富汗政府軍,僅僅只是因為靠近邊境幾公里的地方互不駐軍。
走上山路後的情況就更糟了……酷熱和難爬的山路很快就讓我們汗如雨下,這使得戰士們還沒爬上一會兒就把手伸向水壺……但這個動作卻讓哈桑制止了:“水要節省著喝……下一次有水源就是兩天兩夜……”
“啥?兩天兩夜?!”這時我們才注意到騾子身上只有可憐的幾個水袋……我們可是有幾百號人,就要靠水壺裡的水和這些水袋堅持兩天兩夜?可憐的我……剛才還在想晚上能不能洗個澡呢!
走這種山路的時候,騾子就發揮很大的作用了……一方面是因為騾子這東西體形比較小,十分適合走狹窄的山路,這要是牽一頭馬上來,只怕就有許多地方過不去也爬不上去了。另一方面是騾子耐力好、進水量少、攀爬能力強等特點,十分適合在山區當作運輸工具使用。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騾子都有這些長處……而應該說是阿富汗這一帶的騾子才是這樣……在現代的時候我就聽過一個故事,美國佬因為阿富汗戰場上急需騾子運輸,所以打算空運一大批騾子到阿富汗去支援游擊隊。可是才空運個一回就放棄了……
原因是美國的騾子可受不了阿富汗這樣的環境,人家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