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陽光灑落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整個城市彷彿從沉睡中甦醒過來。然而,今日的京城註定不再平靜,一則驚人的訊息如旋風般迅速傳遍了每一個角落——皇帝的第五子燕南迴竟然被封為肅王,並獲賜肅王府!更令人稱奇的是,這座肅王府恰好坐落在蕭家老宅的正對面。
眾人皆知,在當今聖上眾多的子嗣當中,唯有二皇子燕景天因出身於中宮皇后膝下,身份尊貴無比,方才得以被冊立為太子。至於其他的皇子們,則一直未曾受封王位。如今,燕南迴既非長子嫡孫,亦非皇后之子,卻能獲此殊榮,實在是出人意料。毫無疑問,這一事件背後必定隱藏著某種深意和特殊的考量,宛如一道神秘的訊號,引發了人們無盡的遐想和猜測。
說起燕南迴此次封王的緣由,其一便是他先前慷慨地獻出了製作炭筆的精妙配方。自從有了這種廉價而實用的炭筆之後,那些家境貧寒的莘莘學子們便無需再為昂貴的筆墨費用而憂心忡忡。這一善舉不僅解決了許多人的實際困難,更為教育事業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機遇。
此外,約摸半個月以前,燕南迴再次展現出非凡的智慧和才華,他竟然成功研究出利用海水來製取海鹽的奇妙方法。而且,這項創新之舉已然在江南地區得到了實踐驗證並取得圓滿成功。從此以後,大夏國的鹽業將徹底擺脫對番邦進貢的依賴,甚至有望憑藉自身發達的鹽業產業,與周邊各國展開廣泛的貿易往來,從而進一步推動國家經濟的繁榮發展。
就在朝廷決定賜予燕南迴“肅王”封號之際,另一件轟動朝野之事也隨之發生。那便是即將成為五皇子妃的蕭嵐,因其慷慨解囊為國庫捐獻了多達上百萬兩黃金用作軍費,而獲皇帝冊封為“嵐郡主”,並將嶺南韶州作為其封地賞賜於她。
與此同時,皇帝更是出人意料地恢復了江南吉星郡侯家的皇商地位,並賜予他們鹽引。然而,這道鹽引卻顯得極為奇特——所賜之鹽引竟然是精鹽的!需知,在此之前,大夏國從未有過自產食鹽之舉,更遑論生產精鹽了。即便是此次燕南迴所制之海鹽,亦不過是品質較為粗糙的粗鹽罷了。
如此一來,朝中上下頓時議論紛紛。眾人皆對昨日燕禎將燕南迴與蕭嵐一同留於金鑾殿之事充滿好奇,究竟三人之間談論了些什麼?雖然無人能確切知曉其中詳情,但似乎從這接連頒佈的聖旨之中,大家又都心領神會了幾分。
總而言之,京城內的各方勢力此刻均已清楚地意識到:這座繁華之都的天空,怕是將要迎來一場鉅變了。
與此同時,短短數日之間,京城之中便再度掀起一陣軒然大波。傳聞中那位向來神秘莫測、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蘭公子,竟然正是未來的五皇子妃!此訊息一經傳出,頓時引得眾人議論紛紛。
而更令人震驚的是,此前蕭嵐慷慨捐贈給國庫的鉅額錢款,居然皆源自於葉家。至於葉家為何會如此心甘情願地賠付這筆鉅款予蕭嵐,其中緣由更是耐人尋味。據可靠訊息透露,原來是葉家那個自幼便被寄養在貴妃身旁的葉家女葉瀾依,膽大包天竟敢偽造蘭公子——也就是蕭嵐的名義,屢次欺騙京城中的達官顯貴們,騙取大量錢財。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此事最終還是東窗事發,被蕭嵐察覺。於是乎,蕭嵐自然不會善罷甘休,向葉家討要賠償也就順理成章了。要知道,昔日天子可是親口讚譽過蘭公子“一字千金”呢!
且說那葉瀾依,本就不是個省油的燈。近日又有一則不脛而走的小道訊息稱,就在公主壽宴當日,原本葉瀾依一心相中了貴妃之子、她的親表哥三皇子燕凜豐,並妄圖透過下藥之手段與他成就好事,來個生米煮成熟飯。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不知怎地竟陰差陽錯之下認錯了人,誤將目標鎖定在了秦世子身上。
最為可笑的是,後來竟有位大夫在私底下與人閒談時透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