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歸縣也就一個縣太爺。
也是以,都不等二爺走近,一眾百姓就噗通噗通都跪下了。
二爺說了什麼,雲鶯聽不見,因為距離實在有些遠。
但那些修路的百姓隨後站起來,看向二爺的目光也滿是欽佩與激動,可見,二爺應該是給了他們甜棗吃。
雲鶯的視線從二爺身上移開,又看向別的方向。她就看見了一口非常大的鍋正在冒著熱氣。灶臺下火焰熊熊,一股清淡的綠豆香味兒撲鼻而來。
這莫不是熬得消暑的綠豆湯?
雲鶯又在人群中看見一個熟悉的孩童。
可不正是那日在縣衙中,指證如珠指使他買桐油的那個孩子麼?
在一群穿著短褐,打著赤膊、乾柴枯瘦的男人中,陡然冒出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來,這場面是挺滑稽可笑的。而那孩子還跟著一道做苦力,這就更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二爺應該也是注意到那小豆丁,就招手將他喚了過去。
那孩子倒是膽大的很,摸一把臉上的汗珠,將手上的汗珠往衣衫上一擦,顛顛的便跑向二爺。
二爺與他說了什麼雲鶯自然也沒聽清楚,但那孩童很快對著二爺又叩又拜,然後爬起來就跑到隨雨跟前去了。
隨雨在他肩頭拍了兩巴掌,那孩子笑的哈哈的。
雲鶯又看向圍觀的百姓。
雲歸縣治下的屋頭山發現了“銅礦”的事情,已經傳的街頭巷尾眾人皆知。
為挖礦和運輸銅礦,縣裡決定將縣城到屋頭山的路修一修,這也是官府張貼告示告知百姓的事情。
說實話,十多年前縣城也都是清一色的石板路,可就因為村民愚昧無知、麻木無情,在尚家倒臺後,他們或是出於與尚家劃清界限的心理,或是覺得昔日高高在上的貴人淪落到塵埃中,他們終於可以踏在他們的尊嚴上肆意欺辱他們。一眾百姓竟然瘋狂的,將街上的石板路通通挖出,搗碎丟到河裡去了。
那時做這件事情時,他們很暢快。然時過經年,每天都要走泥濘不堪的土路,下雨下雪天,更是要提防隨處會有的坑洞,那種落差感,真是想想都讓人心酸。
但再怎麼心酸也晚了,石板早就沉到了河底,想撈也撈不出來了。
如今縣裡再一次修路,百姓們紛紛從家裡跑出來。
有那激動的,在路修到他們家門口時,更是全家齊上陣,一道給修路的壯丁幫忙。只求這段路修的好一些,最好能生生世世都不壞。
鑑於此,街上當真熱鬧的很。但熱鬧之下,也有一些小偷小摸……
雲鶯就看見一個年紀很大的老太太,偷偷往自己褲袋裡塞了好幾把砂石……然而,還沒等老太太走多遠,她就被附近的百姓舉報了。於是,砂石留下,老太太灰頭土臉被街坊鄰居罵的狗血噴頭。
雲鶯看了好一場熱鬧,看的目不轉睛,都沒注意到二爺什麼時候回來了。
二爺喚了一聲“雲鶯”,雲鶯這才回了頭,訝異的看著二爺說,“您這麼快就回來了?事情都交代好了麼?”
“都交代過了。你是想繼續在這兒看看,還是咱們去梯田?”
“去梯田吧。大家乾的熱火朝天,我在這兒幹看著不幹活,有點心虛。我還是離遠一點,去幹點正事吧。”
二爺眉眼中暈染上笑意,“也好。”
馬車掉轉頭,就從另一個城門出了城。
路上,雲鶯問二爺,他與之前指證如珠的那哥小子說了什麼。
二爺倒不意外雲鶯看見了那畫面,他本也沒揹著人。
二爺就說,“那小子機靈,我讓他先跟在隨雨身邊打下手,之後若可能,讓他跟在我身邊。”
“跟在您身邊?”
二爺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