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外人還真不可能知道。
而他現在也算是領教了。
火星飛船的生活區,也就是那個不斷轉動模擬重力的&ldo;大輪胎&rdo;中,除了那六名正在值班的飛行員們,其他的人都聚集在了餐廳中。
現在還是加速階段,所以任務比較重,需要六名飛行員都在場,不過主要工作也是那兩名主飛行員和智慧系統在做,其餘四名是輔助,比較輕鬆,等過一段時間之後他們會換班。
等過了這兩天的緊張加速期之後,飛船就會進去巡航階段,其餘的飛行員就可以休息了,只要兩名飛行員配合智慧系統就行,可以施行三班倒制度,每組工作8小時就可以了。
在引擎冷卻的時候,飛船上的人是可以自由活動的,在再次加速之前十分鐘會有全船通知,會給你回到抗壓椅的時間。
現在的人聚集在這裡,自然是要見一下他們的&ldo;董事長&rdo;了。
這裡的人除了馬斯克,其餘人都是跟董晨很熟悉的,有的甚至還經常見面。
因為董晨經常會去航天員訓練中心訓練,為了他未來可能有的遠航之旅做著準備,在那裡訓練的人都見過他。
而他在訓練之餘也會和他們聊天,所以對於董晨的一些&ldo;毛病&rdo;,他們都……呃,比較瞭解。
見到&ldo;董晨&rdo;之後,他們的驚訝可比馬斯克小多了。
在董晨給他開了一個會,再次給了他們一些鼓勵,表示會用不一樣的形式和他們共同登陸火星的時候,就讓他們解散回自己的地方去了,因為引擎已經冷卻完畢,可以進行第二次加速了。
第二次加速完畢,馬斯克的隊長休息室內只剩下了董晨的那臺多功能機器人和馬斯克兩&ldo;人&rdo;,他們接著聊天。
&ldo;……到時候通訊會有很大的延遲,你怎麼和我們一塊登陸火星?你看到的東西至少會比我們晚十幾分鐘。&rdo;
馬斯克也不從抗壓裝置上下來了,就和坐在對面的&ldo;董晨號&rdo;機器人聊天。
&ldo;這就涉及到一項公司正在研究的新型通訊技術了,到時候我肯定能毫無延遲的控制這臺機器人。&rdo;
&ldo;你作為先遣隊的隊長,航天公司那邊應該和你說過吧,這艘飛船和這項任務除了探索火星之外,還有很多新的技術需要驗證,而我現在控制的這臺機器人就是其中之一,它身上就有很多驗證型的技術。&rdo;
董晨既然能來這麼一出,那肯定是早就找好了理由的。
雖然這臺機器人確實是他讓一號單獨組裝,並且送上來的,但是混跡在這些實驗專案中,那是一點也不顯眼。
董晨現在已經拿出了很多新技術和黑科技,但是都是那種已經有跡可循,甚至是已經走在了成功路上的技術,尤其是在亞特蘭蒂斯文明的遺蹟被發現之後,更是讓很多技術有了爆發式的進展。
不過有些技術依然是得不到發展,就比如量子通訊技術。
主要是亞特蘭蒂斯文明的技術中也沒有這種技術,要是有的話,那麼可能現在地球上的智慧生物就不是人類了,而是被叫來的亞特蘭蒂斯支援部隊的後裔。
畢竟當初來地球的只是亞特蘭蒂斯倖存者中的一支逃亡隊伍。
雖然各國在量子加密通訊技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是可以進行超遠距離無延遲資訊傳遞的量子通訊技術還是沒有什麼頭緒。
有沒有&ldo;加密&rdo;這兩個字,這裡邊的技術差距可是天差萬別得。
董晨也不打算提前曝光這種超時代的通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