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些沙塵,海洋可能就是巨大的&ldo;沙漠&rdo;了。
雖然河水也可以帶來礦物質,但只能滋養河口兩、三百公里範圍海洋,對於整個海洋系統來說卻無濟於事。
同時它的意義還在於可以反射大量紫外線,它的保溫和反射光的作用,也可以調節大氣溫度,對空氣中的生態系統有根本影響。
而且沙漠隨風飄散的沙塵也是形成雨雪的關鍵所在,沒有沙漠這個超大型&ldo;沙塵之主&rdo;的存在,那麼空氣中的飽和水蒸氣就沒有凝結中心,僅靠其他的那些揚塵就不容易形成雨雪。
這些都是沙漠的作用,而沙漠在大自然的調解下最終會變回森林的,不過那是以萬年為單位的,可以慢慢的適應,說不定那時候人類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
如果董晨他們加速了這個過程,在幾年或十幾年中讓沙漠消失掉,那麼地球就會迅速回到上古時期,而這短短的時間,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類根本無法適應。
迅速增高的含氧量會讓動物們無法適應,並且發生氧中毒現象,而為了適應這一變化,動物以及昆蟲就要增大體型來適應。
只是時間太短,不可能像末世小說中一樣,第一天只有1米,第二天就能長到10米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人類或動物的器官功能會有一個面目全非的改變,然後導致還沒有適應這個環境變化就有大量動物滅絕,人類可能也可能消亡。
最後只有蟲子活了下來,再之後它們適應了新環境,不僅增大了體型,還發展出了新族群,開始了蟲族爭霸。
打著打著它們會推選出一位男皇,然後走向合併,發展生物科技走向星空,開始禍禍其他的外星種族。
到時候就是&ldo;我即是蟲群,我就是刀-鋒-董-皇。&rdo;
當然,在董晨根據理論推論出這些的時候,遭到了方定波無情的白眼,並且說,&ldo;你不去寫小說簡直就是屈才了。&rdo;
對此董晨不僅不以為恥,反而還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反正自己有時候確實挺閒的。
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還是先要把種樹這個事搞定再說。
上邊的都是理論,只要是條件合適,怎麼假設怎麼推導都行,不過自然的進化沒那麼簡單,這裡邊充滿了不確定的變數。
現在的變數就是董晨和方定波這兩個可能的始作俑者找了外援。
整個地球的綠化現在先不考慮了,先看看在自己家種樹會怎麼樣,並且是隻種一小片。
方定波就讓凱薩琳幫忙做了一個簡易的資料模型,就是以他熟悉的塔克拉瑪幹為種植地。
這也是董晨考慮的結果,按照現在他和國家&ldo;刺蝟抱團式&rdo;的合作方式,上邊估計不會讓他在靠近首都的地方種樹的。
到時候承包個幾千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去種樹,地點離首都那麼近,地盤又那麼大,誰知道會不會搞出什麼麼蛾子。
所以大西北這個地方還是挺合適的。
在凱薩琳的幫助下,董晨和方定波也知道了西北地區綠化之後的後果。
到時候我國東部來自孟加拉灣的水汽輸送增強,降水增多,而西北地區周圍的阿三半島地區則會降水減少。
原因在於綠化之後,樹木的根系可以讓西北部地區的地下水參與到水汽迴圈中來,使得這裡增加降雨量,變得適宜人類生存。
另外綠化之後,整個西北地區地表加熱增強,它還會使得本來要往阿三半島輸送的水汽輸送到我國東部來了,本來要在阿三國下的雨會下到華國來來。
也就是說到時候華國東部的降雨量會增大,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會增大,而阿三國這邊或許就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