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2/4頁)

然,而是“道”具有的狀態屬性以及隨緣現化的機制都是法爾如是!原本如是!如“道”在樹的體現中自然成樹,“道”在大海的體現中自然成大海,如是一切等等,不需作為,自然而然而成,故曰:“道法自然”。

“道”演化為天地人,亦是自然而然。“道法自然”,作為法則,則極為重要!人應順道自然的法則,不要人為干預“道”體。佛陀說不要貪瞋痴,就不墮三惡道;如我們極化貪瞋痴,道就自然而然展現出餓鬼、地獄、畜生的三惡道;行十善,就自然現化出天道的景象;守五戒,就可保住人身等等。佛陀講的這些因果對應,不是誰給誰有意造下的,都是“道法自然”自然而然的體現。所以,要按照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行事,必然個人、家庭、國家、社會、天下、十方世界都會有序。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有序,皆是“道法自然”的結果。

“樸散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樸”者,道的非極性屬性也,指本來如是的狀態。佛家稱“樸”為真如。“樸散”,指“樸”失去了非極性的狀態,進入了極性的“器”世界(能量的世界和物質世界)。常言講:一本殊散。由“樸”(一)的非極性世界殊散為極性世界的萬事萬物,也就是從絕對的世界(資訊世界)墮入了相對的世界。“聖人用之,則為官長”。聖人處於極性的器世界,見相不迷惑,見相見性,不分成二相執著。所以聖人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被物轉,而能轉物。因能轉物,猶如物之“官長”(能主宰物)。“故大制不割”者,“樸”(道)可隨緣變現,但雖變現,“樸”體不變,這就是不變隨緣、隨緣而不變(大制不割)的道理。因大“道”(大制)稱體起用若鏡也,相用在變,鏡體不變,故稱“故大制不割”也。“道常無名,樸雖小,而天下莫能臣。”“道”一相不可名也!“樸”喻“道”的非極性屬性,“小”喻“道”無所不成,鉅細皆是“道”之體現。“道”能成一切,而一切皆不能成“道”,故“天下莫能臣”。另外,“道”無私無慾,“利而不害”,“為而不爭”,顯得謙下微小,亦稱為“小”。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泛”者,喻大“道”普周法界也、橫遍十方也、“左右”喻道處處皆充,無所不在。極性世界的萬事萬物無不借“道”而生,“道”無分別識心而辭拒。生物不辭,成物遂事,無己而不據有,養育萬物而無有主宰之意。因為“道”常無慾、無私、無己也。故“利而不害”,“為而不爭”,不辭、不名有,不主宰,似顯卑小。但萬物無不歸於“道”,而不知其是主(因道一相,萬物皆道體也。一相無主無客,故不為主),故唯道唯大也(可名為大)。要領悟“道”的無主客、無私慾、無得失、無名利、無大小的非極性屬性。

正因為“道”無私無慾、無利害得失、無主客大小,才成其大。能向“道”的這些屬性發心,就叫發菩提心;能以“道”的這些絕對屬性為追求目標,必得道無疑,故為“能成其大”。

二、絕對與相對的統一

1、“道”與萬物的展現機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一段話,極妙地說明了極性世界因緣生法的規律。極性世界的一切事物,皆以因緣和合而生,亦以因緣別離而滅。“道生一”,“道”是非極性狀態,周敦頤以無極表示。“道生一”,可對應周敦頤的“無極而太極”,太極是隱極性的非極性態(太極態“負陰抱陽,衝氣以為和”),還未極化為顯極性;而“一生二”則極化為顯極性,成了陰陽二極的分判(稱為二儀);“二生三”,是指極性世界的任一事物要產生另一事物時,必須要經過陰陽二極的事物合二為一,形成兩極互互動感的“中和態”,才能進一步化生。這兩極互互動感的“中和態”,就稱為“三”;“三生萬物”,是指極性事物的

最新小說: 原神之玄水武裝 誰教你這麼寫小說的 關於我成為鳴人他哥這件事 震驚!我設計的遊戲,降臨現實了 迴歸阿拉德當大佬 艾澤拉斯遇上坎特伯雷 原神:前世曝光女主都來追我啦! 航海求生:我的船是一座島 網遊開局SSS級天賦 屠龍:王謝之交 偶像活動之星的傳奇 寒冬開局:不擇手段的活下去 小巷人家,臥龍鳳雛的龍鳳胎寶寶 徵辰之路 是的,我在無限遊戲中風生水起 奧特:新生代社死計劃 崩壞,在崩壞的世界裡成為奧特曼 遊戲之逆襲萌妹 傳奇之我隊打怪PK掉落超極品 還珠格格之香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