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的本體,固然沒有二樣。儒佛的工夫,淺顯來說,也很是相同;深入來討論,就天地懸殊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儒家以誠為根本,佛法以覺為宗旨。誠就是明德,由於誠生起明(修持)的行為,因為明(修持)達到誠的境界,然後誠明合一,這就是明明德。
覺有本覺,始覺,由本覺而起始覺,由始覺以證本覺,始本合一,則成佛。本覺即誠,始覺即明,如此說去,儒佛了無二致。
覺有本覺、始覺。由本覺而生起始覺,由始覺來證得本覺,最終始覺本覺合一,就成佛了。本覺就是誠,始覺就是明(修持),如此說來,儒佛沒有兩樣。
閣下所謂學孔學佛,理不外大學一章者,乃決定無疑之語,此淺而論之也。至於發揮其修證工夫淺深次第,則本雖同,而所證所到,大有不同也。
您所說的“學孔學佛,理不外大學一章”,是決定無疑的話語,這是從淺顯的方面來說的。至於要發揮其中修證工夫的淺深次第,那麼儒佛本體雖同,而所證得、所到達的境界,就大有不同。
儒者能明明德,為能如佛之三惑圓斷,二嚴悉備乎。為如證法身菩薩之分破無明,分見佛性乎。為如聲聞緣覺之斷盡見思二惑乎。三者唯聲聞斷見思最為卑下,然已得六通自在,故紫柏雲,若能直下忘情,山壁由之直度。
儒家學人明明德之後,能夠如佛陀一樣,見思、塵沙、無明三種煩惑圓滿斷除,福德智慧二種莊嚴全都具備嗎?還是像證得法身的大菩薩一樣,能夠分破無明,分見佛性呢?或是像聲聞緣覺一樣能夠斷盡見思二惑呢?三者當中,聲聞斷除見思惑,是最卑下的成果,然而也已經得到六種神通自在。所以紫柏大師說:“若能直下忘情,山壁由之直度。”(如果能當下斷除凡情,懸崖峭壁可以直接登上)
初果尚七生天上,七反人間,而其道力,任運不犯殺戒,故凡所至處,蟲自離開,所謂初果耕地,蟲離四寸,況二三四果乎。
要達成初果尚且要七生天上,七反人間,而憑藉他的道力,隨意所行都不會犯殺戒,所以凡是他所到之處,蟲蟻自動離開,就是所謂的:初果耕地,蟲離四寸。更何況二、三、四果呢?
儒教中學者且置,即以聖人言之,其聖人固多大權示現,則本且勿論。若據跡說,恐未能與見思淨盡者比,況破無明證法性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乎。
儒教當中的學人暫且不說,即使以儒家聖人來說,其中的聖人固然大多是大菩薩示現的,他的“本”(真實境界)暫且不論。如果只根據“跡”(示現的行跡)來說,恐怕不能與見思惑都斷盡的聲聞緣覺相比,何況是破除無明,分證法性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呢?
即謂明其明德,堪與破無明者比肩,然破無明者,有四十一位,為與最初之初住比肩耶,為與最後之等覺比肩耶。即與最後之等覺比肩,尚於明德未明至乎其極,直待再破一分無明,方可謂為誠明合一,始本無二耳。
即便說,儒家明明德的境界,能與破無明的菩薩相併列。然而破無明的菩薩,有四十一階位,是與最初的初住位菩薩並列呢?還是與最後的等覺菩薩並列呢?即使是與最後的等覺菩薩並列,尚且對於明德還沒有明到極點,要等待再破一分無明,才可說是誠明合一,始覺本覺無二。
吾故曰,體同而發揮工夫證到不同也。世人聞同,即謂儒教全攝佛教。聞異,即謂佛教全非儒教。不知其同而不同,不同而同之所以然。故致紛紛諍論,各護門庭,各失佛菩薩聖人治世度人之本心也,可不哀哉。
所以我說:儒佛二家,本體相同,而發揮的工夫,證到的境界不同。世間人聽到相同,就認為儒教完全統攝了佛教。聽到有異,就認為佛教完全不同於儒教。殊不知二者同而不同,不同而同的所以然。所以就紛紛爭論不休,各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