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破交作戰任務,一批在後方基地休整,另外一批則在返回基地或者是前往戰場的途中。也就是說,任何情況下,都有二十多艘遠洋潛艇在中太平洋上活動,此外還有二十多艘在港口裡待命。
與其他任何一個戰場相比,中太平洋戰場上的潛艇數量都不算多。
要知道,中太平洋戰區佔了整個太平洋的三分之一,面積超過四千萬平方公里,其中有三條主要的國際航線,有數千座島嶼,經常在此活動的船隻高達上千艘,戰艦則有數百艘之多。正是在如此廣闊的戰場上,中國海軍只部署了一百多艘潛艇,而且能夠時刻在戰場上活動的也就只有二十多艘遠洋潛艇。與北大西洋相比,這個兵力密度,顯然低得出奇,根本沒有可比性。要知道,在北大西洋戰場上,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已經投入了上千艘潛艇,時刻都有兩百多艘潛艇在戰場上活動,往往發起一次狼群攻擊就會動用十多艘、甚至是數十艘潛艇。
只是,中國潛艇部隊在中太平洋戰場上取得的戰績非常不俗。
從一九四一年底到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底,中國潛艇在中太平洋戰場上總共擊沉了三百六十六艘美國船隻與二十七艘戰艦,其中包括一艘護航航母、一艘輕巡洋艦與七艘大型反潛驅逐艦。
如果以投入戰果比為準,中國潛艇在中太平洋戰場上的作戰效率超過了德軍潛艇在北大西洋上的作戰效率。
難能可貴的是,在取得如此重大的戰果的情況下,中國海軍僅損失了到十艘潛艇。
也就是說,相當於每擊沉四十艘左右的船隻,才會損失一艘潛艇。
以交換比為準,依然超過了北大西洋上的破交作戰。要知道,在北大西洋戰場上,德軍每擊沉二十多艘船隻就會損失一艘潛艇。
能夠取得如此戰績,有很多原因。
首先就是,中國海軍從一九四二年初開始裝備真正意義上的遠洋潛艇,即由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技術援助建造的“烏賊”級大型潛艇。這種潛艇的前身,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在大戰初期的主力,即7型遠洋潛艇。當然,“烏賊”級與7型潛艇並不完全一樣,在建造的時候就根據太平洋上的作戰特點做了修改,主要是加大了續航力與持久力、增加了彈藥攜帶量、改善了居住環境等等。此外,從一九四二年底開始,中國海軍在第四批次的“烏賊”級上率先安裝了小型對空搜尋與警戒雷達,使潛艇初步獲得了遠端對空探測能力,增大了在遠距離上發現反潛巡邏機的機率,從而使潛艇在遭遇反潛巡邏機的時候,有足夠的時間下潛到安全深度。到一九四三年,第七批次的“烏賊”級又有所變動,主要是採用了強度更高的鋼材製造耐壓殼體,把最大下潛深度由二百四十米提高到了三百六十米,還對艙室佈局做了一些調整。
可以說,在一九四三年之前,“烏賊”級是太平洋上效能最好的遠洋潛艇。
這種水下排水量達到一千八百噸的潛艇,能夠以十節的速度在通氣管狀態下航行一萬六千公里、在僅用蓄電池的情況下能以四節的速度航行二百四十海里,其最大潛航速度達到了十二節,最大水面航行速度為二十二節。正常情況下,總共能夠攜帶二十八條魚雷、或者是四十二枚水雷,此外還有一門八十八毫米甲板炮(初期是從德意志第二帝國引進的,後來換成了國產的八十毫米火炮)、一門四十毫米高射炮與四門二十毫米機關炮。全艇總共有四十四名官兵,其中軍官六人。在沒有潛艇支援艦協助的情況下,最大自持力為七十天,而在得到支援後,能超過一百二十天。
問題是,“烏賊”級的造價太高了。
可以說,這是中國海軍在大戰初期建造的大部分戰艦都存在的問題。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
大戰爆發前,雖然中德關係並不錯,但是也並非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