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內,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都有些疑惑。】
【還是皇帝近臣洪承疇壯著膽子站出來,開口問道:“陛下,不知此言何意,可否指點臣等一二?”】
【其他大臣們也都露出求知若渴的眼神。】
【朱由檢笑了笑,說道:“諸位也不必這麼緊張。”】
【“今日朝會,大可以暢所欲言,朕如此,諸位也是如此。”】
【“剛剛如朕所說,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的敵人,這個問題需要搞清楚,也必須得搞清楚。”】
【“起義叛亂,確實需要解決,但解決之前,咱們需要把根源搞清楚。”】
【“流寇叛亂,肯定不是憑空出現,他們的十幾萬人眾,都是些什麼人?你們可有人知道?”】
【朱由檢再次丟擲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就比較容易回答,很多熟悉西北政事的大臣們,心中都有一個大概的輪廓。】
【曹文詔率先站出來,他是山西大同人,從小在西北長大,自然瞭解那裡的風土民情。】
【“陛下,臣也看了一些戰報,西北叛亂,大多都是一些老百姓被煽動蠱惑,所謂的十萬之眾,其實都是一些拖家帶口的農民而已,真正有戰力的人數,充其量也就幾千人。”】
【其他了解西北政務的大臣們紛紛點頭,都認同曹文詔的這個說法。】
【朱由檢沉思片刻,說道:“也就是說,所謂的西北叛亂,其實都是一些良家百姓被蠱惑煽動而已,是不是?”】
【“……”】
【此言一出,奉天殿內再次安靜下來。】
【按照朱由檢的這個說法,此次民間起義的性質就徹底變味了。】
【從一些蓄意謀反的流寇,成為良家老百姓被蠱惑煽動。】
【這兩者之間的差距,那可是天壤之別。】
【如果是蓄意謀反的流寇,那麼將他們千刀萬剮,誅滅九族都是天經地義。】
【可要是一些良家百姓被蠱惑煽動,大機率很多人都是無辜的,再按照民間起義叛亂的性質去處理這類問題,就會出現很多麻煩,比如誰是無辜的,誰是蓄意的,誰又是蠱惑煽動的罪魁禍首,這都需要一一甄別。】
【這種做法費力不討好,也是歷朝歷代大臣們最不願意去處理的一種情況,他們寧願認為這些底層的人全部都是蓄意謀反,反正這些人不管無不無辜,造反行為是屬實的,殺了他們,有功無過。】
……
“真是豈有此理!”
“原來朝廷從來不在乎我們的死活啊?”
“要是能有一條生路的話,誰願意去做謀反的營生?”
大明各個時代的老百姓,在看到天幕裡的話之後,也全部都憤慨難當。
站在他們的角度,那些高高在上的朝廷大臣,都是一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無恥之輩。
這些人動動嘴皮子,多少底層無辜之人就要人頭落地。
……
“唉,當年要是元朝的皇帝有這樣的思想,咱可能現在還在哪座廟裡面敲鐘呢。”
朱元璋深深嘆了口氣。
朱由檢的想法實在是深邃,深邃到就連他也感到佩服。
如果是朱元璋面對此類問題,肯定毫無猶豫,直接出兵鎮壓,將叛亂之人全部處決。
不管這些人是不是無辜,只要他們敢做出叛亂的事情來,朱元璋就絕不姑息。
這就是他的態度。
可這樣的態度真的是對的嗎?
朱元璋以前很堅決,但現在,他有點迷茫。
朱由檢的話,讓他忍不住想起自己當年還是小老百姓的時候。
這種捨身處地為百姓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