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以襄國公的實力不用他出面。
石立繼續坦率地回道:“先生做媒,待我成親時一定要送份大禮,就要行書《寒窯賦》就行,我不貪。”
他真不貪,還非常坦率,讓陳恪不得不再次甩一下袖子表示憤怒,然後快步往前走去。
可石立竟追上來與他討價還價,“行書不行草書也行。”
他是真不要臉了,也不在意四少年的譏諷。
陳恪怒道:“想想下一部小說怎麼寫?斷了連載我就向學生會提出建議,免去你的總編之職。”
這話讓石立挺怕,站住雙腳皺眉沉思。
而陳恪走出景苑登上租來的馬車,衝四少年擺擺手坐進車廂內,聽馬五低喝一聲,馬車往前駛去。
這場文章的比試落下帷幕,他與歐陽修之間好似沒有分出高低,兩篇文章拍賣的價格也一樣,但現場的所有人都知道歐陽修輸了。
《秋風賦》是篇好文章,流傳後世千年不衰。
但其內涵無法與四大奇文之一的《寒窯賦》相比。
他知道《寒窯賦》的份量,為保萬一,又使用了瘦金體。
在悠久的楷行草三種書法傳承上,後世的書法家無論如何開創,都繞不過二王的筆法,王羲之、王獻之父子讓這三種書法的筆體達到了巔峰。
唯有蔡邕的飛白體和趙佶的瘦金體是個例外。
但這兩種筆體太難寫,在書法界並未傳播開來。
飛白體雖然傳承了近千年,但會者很少,那個世界的趙禎和這個世界的李禎已是當世的佼佼者了。
而瘦金體的出現,讓人知道還有一種非常難寫的字型。
這種字型需要運筆靈動快捷,但筆畫卻要細勁有力,如鐵畫銀鉤,整體看來又要天骨遒美、逸趣藹然,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
此字型在後世也未傳播開來,原因就是太有個性了,不像其他筆體可以相互參詳、轉換,不論學習哪家書法,皆可無障礙地兼學其他書法。
而瘦金體卻不行,它的侷限性太強,沒有可銜接的字型,是一個獨立的書法體系。
這種獨特性讓其在後世的傳播力度很小,但在這時卻具有驚世的效果。
所以曹汲和石立不想拍賣了,想將這篇文章據為己有。
而李禎也是果斷出手,他是皇帝,沒人敢跟他爭。
從這一點上看,他從書法上也戰勝了歐陽修。
而歐陽修的默然不語也說明這一點。
他在拍賣會結束時第一個匆匆離去,連臣之禮節都不顧了,由此可知已認輸了。
這道訊息再次成為興京城裡的熱點話題。
人們熱烈地討論著,卻不知陳恪正在後悔中。
他不應該急於求勝而寫出瘦金體,一篇行書《寒窯賦》也能讓歐陽修的《秋聲賦》黯然失色。
他沒想到歐陽修會寫《秋聲賦》,一篇感嘆自身遭遇的文章,是無法與勸世奇文相比的。
可既然做了他也只能承受這個後果,在林家諸人的誇獎中臉現愧色。
可這副表情卻換來更多的誇獎,連雲華道人都贊他兩句。
於是酒宴結束後,還在羞愧的陳恪站在池塘邊聽林韻寧嚴肅地說道:“這種能賺銀子的文章和書法,以後必須經過我的同意才能拿出去。”
她鄭重警告他了,然後迅速脫離現場,留下陳恪輕輕嘆口氣。
兩人就要成親了,可他不知如何面對林韻寧。
還有西北戰事的重擔壓在他的肩上,這時的他應該做好兩手準備了,首先是成親的準備。
這段時間,林韻寧的態度好似已接受了成親的安排。
但他不會認為林韻寧是喜歡他才接受的,這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