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飛機,但是大部分都是戰術飛機,而且空軍已經把硫黃島當成了主要的訓練基地可用的遠端飛機基本沒有
可以說,顧祝同接手的就是一個爛攤子
在離開海軍司令部的時候,顧祝同沒有要求馮承乾為他提供多少戰艦,只是要求儘可能快的為中太平洋戰區補充一批續航力在四千公里以上的海上巡邏機而且這些巡邏機最好都有機載雷達
相對而言,這是一個較低的要求
當時,中國海軍主要有三種海上巡邏機
在戰前就已經批次生產的“信天翁”式巡邏機因為過於老舊,而且基本設計存在一些難以彌補的缺陷,比如機體過小難以增添內部油箱、也難以換功率大的發動機,因此基本上退出了一線部隊,主要部署在後方執行一些較為簡單、也較為容易的任務,比如協助護航艦隊進行反潛巡邏
另外一種就是在大戰爆發後才開始批次生產的“北極鷗”式反潛巡邏機
“北極鷗”也是中國海軍裝備的第一種四發大型反潛巡邏機,其最大起飛重量比“信天翁”增加了近一倍因為採用了功率大的發動機而且發動機數量增加了一倍,所以“北極鷗”的飛行效能反而比“信天翁”好得多
得益與大的起飛重量“北極鷗”的最大續航力達到了驚人的四千八百公里,即便在攜帶三噸的反潛彈藥之後,續航力也過了三千公里,比當時世界上任何一種海上巡邏機都要高得多
問題是,一味追求效能,也產生了一個根本無法彌補的問題
這就是,“北極鷗”的造價同樣高得驚人,其標準配備型的造價過了同時期的重型轟炸機,即便是專用於海上巡邏的簡配型,造價也相當於同時期的重型轟炸機後來,在安裝了機載雷達之後,其造價是直線上升到大戰結束的時候,最的“北極鷗”的造價已經比最初的時候增加了近兩倍
驚人的造價,嚴重限制了“北極鷗”的產量
可以說,在整個大戰期間,“北極鷗”是綜合效能最好的海上巡邏機,可是其最終產量還不到一千架
這是個什麼概念?
美國的“卡特琳娜”式海上巡邏機在整個大戰期間,製造了一萬多架,產量是“北極鷗”的十六倍
雖然在大戰結束之後,“北極鷗”是大戰期間設計製造、得到保留的少數幾種軍用飛機之一,而且“北極鷗”在中國軍隊中一直服役到二十世紀末後期的“北極鷗”與大戰期間的已經截然不同了,比如換上了渦輪螺旋槳發動機,而且機體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採用了多的式材料,因此保留下來的,也就只有其基本氣動佈局了,是世界上服役時間最長的幾種軍用飛機之一但是在大戰期間,受較低的產量限制,“北極鷗”根本不可能肩負所有巡邏任務
結果就是,海軍必須尋找一種廉價的海上巡邏機
這就是在一九四一年底才開始量產的“雪雁”式海上巡邏機
事實上,“雪雁”並不是專業的海上巡邏機,至少不是做為海上巡邏機設計的,其基本設計與之前提到的兩種中型飛機有很大的淵源說得簡單一些,“雪雁”也是由貴陽飛機制造廠設計的,其基礎就是“胡兀鷲”式中型轟炸機只是,“雪雁”按照海軍的要求,貴飛對“雪雁”做了較為徹底的修改,其與“胡兀鷲”的通用率只有不到百分之四十,基本算得上是一種全的飛機了
有趣的是,“雪雁”並不由貴飛生產
主要就是,貴飛得優先生產“胡兀鷲”與“夜鷹”,滿足空軍的需求,而且貴飛也沒有能力迅擴大生產規模
說白了,貴飛在戰前就是一家小型飛機制造廠
結果就是,“雪雁”的生產工作移交給了南昌飛機制造廠,而海軍為此向貴飛支付了一筆不算少的專利使用費
“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