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這個位於華國山東省的美麗地方,古時候被稱作登州,它以“人間仙境”的美譽聞名遐邇。
據史料記載,大約在2100多年前的漢武帝時期,他東巡至這片土地,遠眺海中的蓬萊山,被其神秘與美麗所吸引,因此下令築城,並以蓬萊山之名來命名這座城市。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神話故事一直是我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形成了兩大神話傳說系統,它們分別是西部的崑崙神話系統和東部的蓬萊神話系統。
崑崙神話系統起源於我國西部的高原地區,這裡孕育了眾多膾炙人口的神話故事,如夸父追日的壯烈丶共工怒觸不周山引發滔天洪水的災難,以及西王母與三青島的神秘傳說,這些故事都與崑崙山有著不解之緣。
而蓬萊神話傳說則主要流行於我國東部沿海的燕國丶齊國丶吳國等地。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受到浩瀚大海和海市蜃樓的神秘現象的影響,人們開始想象在遙遠的海島上,居住著快樂逍遙丶長生不死的仙人,他們生活在一個人人都向往的神境仙界。這些傳說構成了東部蓬萊神話系統的核心內容,它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和追求。
《雲笈七籤》曾記載:“祖洲,東海中,地方五百里,上有不死草生瓊田中。……玄洲在北海中,地方三十里,去南岸十萬裡,上有芝著玄澗。澗水如密味,服之長生。……”
《拾遺記》:“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州也。”
隨著關於海上三神山的古老傳說的流傳,以及人們對於長生不老的強烈渴望,加之方仙道士們的積極鼓吹,沿海地區掀起了一股尋找海上仙山丶探索三神山的熱潮。這種現象在世俗社會中,尤其是君主帝王之間,引起了極大的羨慕和嚮往。
這種對於海上仙山的追求和探索,在秦始皇巡幸蓬萊之後,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秦始皇的這一行動,無疑激發了後續時代對於求仙活動的極大熱情,使得求仙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漢武帝在求仙方面更是表現出了極大的決心和行動力,他派出的求仙船隊和求仙使者數量遠超秦始皇,持續時間也更長。他甚至親自準備乘船出海,從蓬萊渡海去尋找傳說中的神山,以求得仙藥。可以說,在追求仙道的執著和規模上,漢武帝甚至超越了秦始皇。
慢慢的蓬萊仙山,成了華國家喻戶曉的傳說,所有人都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踏上那片神秘的土地,親身體驗仙人的生活。
蓬萊不僅成為了人們心中嚮往的聖地,也成為了歷代文人墨客筆下描繪的仙境。無數的詩詞歌賦中,都留下了對蓬萊仙境的讚美和嚮往。
然而,大多數人常常未曾留意到一個事實——越是迷人丶絢麗的景緻背後,往往潛藏著更為巨大的風險與危機。
此刻,在那蜿蜒於蓬萊海岸線的環海公路之上,一支由一輛輛嶄新且車牌號相連的奧迪車所組成的車隊正徐徐前行。而我,則安坐於這支車隊中央位置的車輛之中。
在這輛車的副駕駛座位上,不語道人正看著窗外的景色發呆。負責掌控方向盤的,乃是來自特別行動部隊的精英成員。
至於我的身旁,則坐著身著一襲紫色長裙的林七七。今日她所穿著的這條長裙,彷佛是專為她量身定製一般,恰到好處地勾勒出她那曼妙婀娜的身姿曲線,將其完美身材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散發出一種令人心魄激盪的絕美魅力。
只可惜啊,此時此刻,那位正在專心致志開車的司機,全部精力都傾注在了前方道路和操控車輛之上;而一旁的不語道人呢,則面無表情丶神色平靜地凝視著車窗外不斷變換的景色;就連我自己,也無暇顧及其他,所有的注意力均被緊緊吸引到了手中的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