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寶的憂慮,盛彥師卻是微微一笑,顯得信心滿滿。只見他從容不迫地回應道:“史將軍不要憂心忡忡,依我看來,此刻的李密早已陷入眾叛親離的困境之中。雖說他手頭尚有王伯當這員猛將,但僅憑他們二人之力,又如何能夠抵擋住我方千軍萬馬的凌厲攻勢呢?只要您肯撥予我數千精銳士卒,我必定能夠成功斬獲此二賊首級,獻於朝堂之上!”
史萬寶聽了盛彥師這番豪言壯語,不禁心生好奇,連忙追問道:“哦?如此說來,想必盛將軍心中已有妙計良策?快快道來,讓本將軍也聽聽看。”
盛彥師神秘兮兮地笑著說:“暫時保密,等我得勝回來再說。”
就在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人心裡頭都認定,李密肯定會率領著他的軍隊返回洛陽城。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盛彥師竟然毅然決然地帶領著自己的部隊悄悄地來到了熊耳山一帶。這座山脈地勢險要,道路崎嶇難行,但這並沒有阻擋住盛彥師前進的步伐。
抵達目的地之後,盛彥師迅速部署兵力,有條不紊地展開行動。他先是下令封鎖了山中的各個要道,使得敵軍難以通行。接著,他巧妙地安排眾多弓箭手分別埋伏在兩側的高地上,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箭網。不僅如此,他還派遣大量的步兵潛伏于山澗之間,只等待最佳時機的到來。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盛彥師向全軍下達了嚴格的命令:“大家聽好了!等到那些賊兵走過一半的時候,山上山下必須同時發起猛烈的攻擊,絕對不能有絲毫延誤!”
面對這樣的作戰計劃,一名部將感到十分困惑不解,於是他忍不住開口詢問盛彥師道:“將軍啊,據傳聞說李密打算返回洛陽,可您為何偏偏選擇進山設下埋伏呢?”
只見盛彥師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你們有所不知啊,那李密向來生性狡猾多端,他所謂要回洛陽不過是個幌子罷了。依我之見,他真正的意圖乃是前往伊州投靠張善相。倘若任由這些賊人先一步進入山谷,由於山路異常狹窄,到時候咱們再從後面追擊他們,必然會處於劣勢地位。但是如今情況不同了,只要咱們搶先佔據谷口這個關鍵位置,就一定能夠出其不意、一舉擒拿並殲滅這幫賊人。所以說,咱們就埋伏在這裡守株待兔就可以了。”
李密和王伯當真的率領著大軍翻過了那座險峻的山峰,然後一路向南行進。然而,他們絲毫沒有察覺到,前方正有一個巨大的陷阱等待著他們——這正是盛彥師精心佈置的伏擊圈。
當李密的部下走過一半路程時,一直隱藏在山林之中的盛彥師猛地揮手下令。剎那間,山上的箭矢猶如雨點一般密集地傾瀉而下。這些箭矢劃破長空,帶著凌厲的風聲,狠狠地朝著李密及其部下射去。與此同時,埋伏在山澗中的刀斧手們也如鬼魅般衝殺而出,他們手持鋒利的武器,口中發出陣陣喊殺聲,氣勢如虹。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猛烈襲擊,李密驚愕不已。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儘管自己已經特意散佈了要前往洛陽的假訊息,並刻意製造出想要向東逃竄的假象,但還是落入了敵人的圈套之中。此時此刻,局勢危急萬分,根本不容他多加思考。
只見李密迅速抽出腰間的佩劍,揮舞得密不透風,試圖抵擋住那源源不斷朝他們射來的箭雨。他的身手矯健敏捷,每一次揮劍都精準地將飛來的箭矢擊飛或斬斷。雖然身處險境,但李密依然堅信憑藉自己卓越的武藝和頑強的鬥志,一定能夠帶領部下殺出重圍,衝破敵人的重重包圍。
然而,時間僅僅過去了一會兒,戰場上便呈現出一片慘烈的景象。李密的部下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他們的鮮血匯聚成一條猩紅的溪流,緩緩地流淌到李密的腳邊。那濃烈的血腥味瀰漫在空中,令人作嘔。
此時的李密身上已多處負傷,但他仍然頑強地揮舞著手中的兵器,與敵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