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它們會帶來什麼效果?
這些都是未知的,只能靠導演和剪輯師用腦子去想象,然後逐格(逐幀)正向的、反向的,慢慢看過去。
96年的技術還做不到以後能夠膠轉磁掃描進硬碟,利用電腦擷取畫面組合,看模擬成品的地步。
他們只能一邊來回看,一邊對著長長的膠片反覆進行構思、畫圖,來“摸索”和想象,這段鏡頭與下一段鏡頭的連線關係如何。
大腦在進行“風暴”式運轉的同時,還有體力活,首先是膠片來回搬運,其次就是之前林麥冬曾經做過的工作——用記號筆在膠片上寫編號。
不同的是,之前是寫負片和正片的對照編號,這次是寫剪輯編號——
給需要剪輯的地方,包括膠片和聲音,做出標記,比如剪輯入點、出點等等。
等標記做好,才會切斷,粘合,然後再給不用的膠片和磁帶做標記,整理起來,它們叫餘片,可能被廢棄,但後面也可能會用到,如果不做標記和整理,萬一要用……
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堆糾結在一起的布條裡,找到一條能用的是什麼難度。
之前林麥冬看到的那位王姓剪輯師心態崩潰,發脾氣不幹,就是因為這個,片子剪完了,餘片沒了,再讓她調整鏡頭,她只能從膠片和磁帶的原底擼,至少幾十倍的工作量啊,擱誰誰都要瘋。
,!
題外說一句,第二天她還是在廠裡領導的勸說下回到崗位,一邊哭一邊罵,一邊給那部片子重新調整。
沒辦法,這是工作!
剪輯工作一開始的時候,林麥冬還有些新鮮感,加上跟兩位剪輯師混熟了,還會開開玩笑什麼的。
但兩天過後,他整個人就痴呆了。
每天大部分時間就是過片,過片,惟有下刀的聲音才能讓他短暫從那催眠一般的閃爍的光影間掙脫出來。
當然,每次思考和討論的時候,他也會短暫“清醒”一段時間,以和剪輯師進行口舌互動,簡稱爭吵。
導演和剪輯師是必定會有分歧的。
這源於兩者思考的角度不同,導演是作者的角度,他對自己的片子很熟悉,素材、構圖都出自他手,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有些時候導演可能把自己知道的資訊,不經過素材承載,直接代入到成片裡。
比如一個小角色,導演對他設計是狠辣、莽撞,拍攝時副導演、攝影、編劇也根據導演設計,給這個人物展示了性格特寫。
但如果導演剪輯,他很可能就會因為對角色太熟悉,把特寫忽略過去,最終導致這個角色出現在成片裡,前一分鐘還老老實實,一分鐘後拔槍殺人。
為啥呀?
導演知道,幕後知道,但觀眾沒看到!
電影業之所以單獨列出剪輯師這個工種,原因之一就是為了避免類似情況,剪輯師是影片的第一個“觀眾”,他們動刀的時候,不僅要從專業角度考慮,還要從觀眾的角度考慮。
不同的角度,導致有些導演和剪輯師甚至會在剪片時爆發激烈的矛盾,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不過,林麥冬和郝姐相處還算不錯,即便郝姐是個很有主見的人。
原因一方面是播放組裝版那天,林麥冬的表情和亮晶晶的眼睛,讓郝姐有些感觸,她對林麥冬印象很好,讓著他。
另一方面就是——
林麥冬腦子裡有成片,他對作品有成熟的影像邏輯,這導致很多時候他都可以說服郝姐。
鑑於此,雖偶有爭吵,但總得來說,兩人算很和睦了。
時間快速過去,10月中旬的最後一天,依然是剪輯室裡,林麥冬兩眼發直地看著雙監臺上快速掠過的膠片出神。
當一段走完,他下意識從膠片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