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5頁)

注《孔子家語?本命》:“陰,偶數。”等等。

“陽”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原義表示高明。關於陽的註釋有:《說文》:“陽,高明也。”《禹貢》:“山南為陽,水北為陽。”《周禮?考工記?輪人》賈公彥疏:“向日為陽。”《禮記?曲禮上》注:“陽,尊也。”《禮記?曾子問》鄭玄注:“明者曰陽。”《左傳?僖公十五年》:“外為陽。”《莊子》成玄英疏《達生》:“陽,顯也。”;《人間世》:“陽,剛猛也。”《太玄經?玄告》:“陽動吐,陰靜翕。”《玉篇?阜部》:“陽,清也。”顏師古注《漢書?郊祀志下》:“陽為剛。”王肅注《孔子家語?本命》:“陽數奇。”

()免費TXT小說下載

陰陽思想約萌芽於殷周之際,陰陽二字在文獻中首見於《詩經》。《詩經?公劉》雲:“相其陰陽。”即是指向日光的地方為陽,背日光的地方為陰。但,那時的陰陽還沒有對立屬性,用的都是原義。

漸漸地,陰陽的概念開始增大,開始“互動”, 開始成為了古代文化最基本的認知概念和方法。最簡單的稱法是“一陰一陽之謂道”。但是,這句話很多人都沒有鬧清楚,主要是因為不知曉裡邊“一”字的真實含義。在這裡,“一”並不是一個數詞,其本意是“所以”。所以陰所以陽,構成的是一種互相交替迴圈的動態狀況,這才稱其為道。再說得直白點,陰陽不是道,陽了又陰陰了又陽的這個過程才是道,一如朱熹所說“所以迴圈者乃道也”。黎靖德在《朱子語類》卷六十六中的解析是:“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是氣,不是道,所以為陰陽者乃道也。若只言陰陽之謂道,則陰陽是道。今曰‘一陰一陽’,則是所以迴圈者乃道也。”。

陰陽是氣,“通天地者一氣耳”,而在“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陰陽學說,不僅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對立統一理論,也是宇宙的總規律。

感動

感動。我們每天都在被一些事情感動著,或總是要想法去感動別人,以此來純潔我們的心靈,並使這個世界充滿溫情。

這個每天都跟我們情感發生親密關係的詞彙卻是來自於易經。天地萬物,無非陰陽間的關係,而陰陽間的關係都是“感”出來的,“感”出無處不在的陰陽關係,目的是為了見出陰陽之本性來。

“感”,即是“鹹”卦的“鹹”,鹹卦體現的是夫婦之道。《荀子?大略》篇:“鹹,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剛下。聘士之義,親迎之道,重始也。”講的是更寬泛的人倫禮儀。總之,“感”並不就是感情之意,而是“感” 而生“情”,上智下愚,都有自己的感,都有自己的情。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情”是“感”的結果,有感而後有關係,有關係而後有情有表意;感不同,關係也不同,而表意也不同。

但是,必須要知道的是,人之感主要是為了感天地,感生命之受,而不是把自己與天地隔離,與自己一己之私心為伍。也就是說,心的最高境界是做到與萬物無逆,這反而就需要與我們平常所說的感動遠離,一般意義上的為人事之感,不過是一次又一次形成我們的新的內心羈絆而已。

莊子講過一個故事說:老子去世了,他的朋友秦失來弔喪,非哭非笑般的“三號而出”,也就是面無表情地喊了三聲就走了。老子的學生不解地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秦失說:這是最高的禮貌啊。老子是超然物外之人,他真正做到了“內直者,與天為徒”(《莊子?人間世》)的境界,即心中空空平平、清清靜靜,並達到了天人合一。天地無心而成化,老子也是無心而生仁,七情六慾已經不能動心了,生死亦不能入於心中,他只有仁慈。因此,我這樣做,就是因為我瞭解他啊。你們這

最新小說: 傳說之下救贖傳說 超高校學府 破碎時空之瑪法大陸 全民求生:從系統下線開始 無限白帝 三世沉淪之傾世半妖 終極一家之柔情似宇 主文野:失憶後我繫結了樂子系統 【王俊凱】盛夏的黃桷樹 成神從地縛靈開始 網遊之共生 巡遊之影 柯南!快看,你爸爸過來了! 從搭上NBA末班車開始 神印王座無冕之王 崩壞之下,我想成為一盞明星 柯南:不平行戀愛日記 崩鐵:出雲往事 做個任務,漂亮寶貝把自己搭上了 世紀豪門從港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