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政策。
簡單來說就是支援開荒,支援分家,支援擴張。
這個條款的意義就在於鼓勵漢民走出國門,儘快把無主之地全部佔下。
此外,黃巢還對皇室進行了非常明確的規定。
其中最核心的有兩條,其中一條是“教育優待原則”。
所謂教育優待原則就是皇室對皇室子弟只提供足夠的教育資源,至於國家供養之類的事情,想都別想,有本事自己賺錢養家,沒本事全家餓死。
另一條是“海外封國原則”。
所謂海外封國原則指的是獲得親王爵位的皇子可以選擇去海王稱制建國,以中華帝國屬國的身份存在於中華帝國的宗藩體系之中。
但是想要海外建國,那就全靠自己和父母的支援,政府是不給錢給糧的,就連出兵幫忙打天下的軍費都得在你建國之後還上。
總之就是一句話,有本事自己使去,別給國家找麻煩。
最後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建國是詔》在法律層面上確立了人民的議政權,明確了鄉議會的組織原則,規定了中華帝國的基層政府組織就是鄉議會和村公所,結束了千萬年來皇權不下鄉的時代。
也同時終結了地主士紳保持基層政權的傳統鄉村自治模式。
中華帝國的退伍軍人正式成為了中華帝國政治格局的基礎政治力量,軍事貴族階級獲得了國家的承認。
伴隨而來的就是中華帝國以武立國的基本國策,軍人成為了國家最受尊重的職業。
這既是黃巢對淄州軍的回報,也是黃巢鞏固自己基本盤的操作,同時也是黃巢拉攏遍佈全國各地的大小軍頭的政治手段。
果然這個政策一出來,全國的藩鎮紛紛主動撤藩,軍隊的改編工作也毫無阻礙地執行了下去。
畢竟大唐的軍人們曾經需要造反才能獲得的權力,現在不但能夠輕鬆拿到,而且還是站著拿到,那還有什麼可以猶豫的?
當年安祿山造反都沒有辦成的事兒,皇帝陛下一份詔令就把事兒給辦了,而且還給了軍人世家一個鐵飯碗,那還不兜著?
總之,黃巢的一份《建國是詔》直接就把全國的動亂結束了,全國上下瞬間覺得生活有希望,未來有盼頭了。
果然,金龍真人還是那個金龍真人,他是真得金龍顯聖了!
:()重生唐末之禍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