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與家人團聚的人。
眼下,正好是個機會。
不論是譚僑的講述,還是眾人的期待。
都驅使著李陽,對那個年僅四歲的孩子產生了好奇。
於是等魏相逢上完墳後,便沒有過多等待。
一同隨著譚僑的指引,找到了那個小姑娘的家。
在狹窄破舊的土路上艱難行走了一陣之後。
幾人終於在一處破舊的老房子前停了下來。
這棟房子,佇立在村子較為邊緣的位置。
因為歲月的侵蝕,整體已經變得有些歪歪斜斜。
牆體上佈滿了裂縫,用來擋雨的磚瓦,也稀稀拉拉地散開。
倘若不是譚僑提前講過,眾人都想象不到這地方居然能夠住人。
再上前幾步,一股淡淡的野菜清香,從屋內飄出。
雖然沒有什麼大魚大肉那麼誘人。
但放在這樣一個散發著雨後泥土芬芳的偏遠小村中,卻也顯得格外清爽。
根據譚僑所講的故事,眾人自然而然地認為,是爺爺在為自己的孫女做飯。
但敲開門,看到屋子內的景象後。
在場的眾人,都下意識瞪大了眼睛。
來開門的,正是那個年僅四歲的小姑娘。
她穿著一身皺皺巴巴的粉色衣裳,手中抓著一把熬粥用的大勺。
紅撲撲的臉上,一對眼睛閃閃發光,顯得充滿活力。
右手邊靠著牆壁的灶臺上,一個黑黢黢的爐灶正吐著火舌。
爐灶上,盛放著一鍋咕嘟冒泡的野菜粥。
,!
而在廚房泥濘的地面上。
還擺著一個盛滿水,放著衣服的大木盆。
見到這一幕,眾人頓時都驚呆了。
難以想象
這個小姑娘居然是在洗衣做飯嗎!?
後面攝影組的同事,下意識抬起了自己隨身帶著的數碼相機。
哪怕效果沒有專業攝影機那麼好
這也是相當值得記錄的場面。
至於小姑娘,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最前面,穿著警服的譚僑。
一雙大大的眼睛裡,頓時充滿了驚喜的表情:
“譚叔叔,您來了!”
隨後,立刻回頭大喊:
“爺爺,譚叔叔回來了!”
顯然,她還記得譚僑當時說過的約定。
看到門外站著好幾個穿著乾淨整潔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
她立馬就聯想到了當初譚僑答應過的話。
這位警員叔叔,答應要幫他找回爸爸來著
小姑娘的爺爺,在聽到聲音之後,也趕緊下床。
顫顫巍巍地拄著柺杖,走了出門。
望著門外的眾人,頓時被嚇了一跳。
還是李陽快步上前,禮貌地伸出手,與他握了握:
“老人家您好。”
“我們是雲州臺《等著你》節目組的工作人員。”
“是來幫您找尋家人的。”
“如果方便的話。”
“您家中的情況”
“可以和我們說說嗎?”
:()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