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楊彥路便開始講述起自己當時前往蘇州調查自己身世的經歷。
“大概是零九年的時候,我去了一趟蘇州福利院,去查我的檔案。”
“那一天”
“好像是春天去的。”
“我記得很清楚。”
“天上下著毛毛細雨。”
“那邊的人特別熱情”
“當時有好多人,都過來幫我分析。”
“可惜就是因為時間太久遠了,人家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啥。”
“隔了那麼久,原來很早的那批檔案,早就不知道去哪裡了。”
李陽點了點頭,給出總結:
“所以的確是跑了不少地方,也親自去蘇州找過。”
“但是因為時間太長了”
“畢竟時隔了六十多年,那些檔案都陸續翻不出來了。”
楊彥路點了點頭:
“搬的搬,走的走。”
“我這麼一想,也是沒辦法了。”
李陽又問了下:
“那三個女兒現在,都學出來了。”
“其中,也有已經成家了的。”
“你也跟她們聊過這件事嗎?”
“跟她們說說,自己一直想找家的事情。”
楊彥路笑了笑:
“她們都知道。”
“我大閨女很支援我。”
“我女婿”
“今年大概三十七了。”
“他也告訴我,說讓我放心去找,完成自己的心願”
“他會幫我照顧好家裡。”
家人的支援,自己的堅持
楊彥路若是不成功,那簡直天理難容。
隨後,楊彥路又緩緩講起了另一件事:
“大概在一四年的時候。”
“有一個戰友,他就找到家了。”
“他母親去我們那個地方的時候,已經八十九了。”
“但是看見那個老媽媽還活著,我也是打心眼裡感到欣慰。”
“同時,我也在想”
“我為什麼尋不到?”
“打那以後,我就一直跟著他。”
“去各地的尋親會,看看能不能找到點線索。”
“一開始只在魯州這邊。”
“到後來,又去了蘇州的各種城市。”
“我今年”
“已經六十三歲了。”
“要是沒法找到的話,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這件事,一直是我多少年以來的夢想。”
“這些年來,我真是做夢也想找到,自己的根在哪兒。”
說完這話後,他稍稍嘆了口氣。
沉默了許久,才接著說道:
“我從小沒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所以我一直,都特別想要找到自己的家,找到自己真正的親人。”
“我不知道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但我一定”
“一定得想辦法找到他們。”
尋親的旅途,基本也就講到這裡了。
雖然暫時沒有什麼收穫。
但楊彥路尋親的決心,已經展現得淋漓盡致。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在足夠的堅持之後
接下來的,便是李陽這邊的工作了。
李陽稍稍直起腰來,望著眼前的大叔,喃喃開口:
“大叔這些年,一直堅持不懈地尋找,我們都看在眼裡。”
“那我們今天,也要努力幫你完成這個心願。”
“那麼”
“楊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