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賈憲三兄弟與楚先生正在研究金箔之事時,柴郡主帶著楊文廣和楊秋菊踏入了皇宮,那一刻,她心中便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她深知,此次回京,不僅僅是與家人團聚那麼簡單。
東京城的風雲變幻,早已在她離開的這些年裡悄然醞釀。
而她作為柴家的女兒,楊家的遺孀,身份敏感,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有心人利用的把柄。
宮中的家宴設在御花園的瓊華殿,劉皇后親自操辦,邀請了朝中幾位重臣及其家眷。
柴郡主一進殿,便感受到四周投來的目光,有好奇,有審視,也有隱隱的敵意。她神色如常,帶著楊文廣和楊秋菊向劉皇后行禮。
“臣婦柴氏,攜子楊文廣、小女楊秋菊,拜見皇后娘娘,願娘娘鳳體安康,福澤綿長。”柴郡主微微屈膝,聲音清亮而恭敬。
劉皇后笑容溫婉,親自上前扶起柴郡主,柔聲說道:“妹妹不必多禮,多年未見,妹妹風采依舊,真是令人欣慰。”
柴郡主微微一笑,回應道:“娘娘謬讚了,臣婦這些年深居簡出,倒是娘娘愈發雍容華貴,母儀天下。”
劉皇后拉著柴郡主的手,將她引至席間,笑著說道:“妹妹遠道而來,今日這宴席便是為你接風洗塵。文廣和秋菊也長大了,真是讓人感慨時光飛逝。”
楊文廣和楊秋菊連忙上前行禮,劉皇后慈愛地看著他們,尤其是對楊秋菊,更是親切地拉著她的手,笑著說道:“秋菊這孩子,真是出落得亭亭玉立,與妹妹年輕時一模一樣。”
楊秋菊乖巧地低下頭,輕聲說道:“多謝娘娘誇獎。”
席間,劉皇后頻頻為柴郡主夾菜,言語間盡是關懷之意。
然而,柴郡主卻從她的眼神中捕捉到一絲試探與算計。她知道,劉皇后絕非表面那般簡單,今日這場家宴,恐怕另有深意。
果然,酒過三巡,劉皇后忽然嘆了口氣,語氣中帶著幾分惋惜:“妹妹這些年在外,想必吃了不少苦吧?楊家滿門忠烈,卻因當年之事……唉,真是令人痛心。”
柴郡主心中一凜,知道劉皇后這是在試探她對當年楊延昭將軍被陷害一事的看法。
她神色如常,淡淡地說道:“多謝娘娘關心,臣婦這些年雖遠離京城,但心中始終銘記楊家的忠義。夫君雖含冤而去,但臣婦相信,真相終有大白之日。”
劉皇后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深意:“妹妹果然心胸寬廣。不過,如今朝中局勢複雜,妹妹此番回京,可有什麼打算?”
柴郡主放下手中的酒杯,神色平靜地說道:“臣婦此番回京,一是為了與家人團聚,二是為了祭拜夫君。至於其他,臣婦一介女流,不敢妄議朝政。”
劉皇后輕輕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妹妹謙虛了。柴家世代忠良,柴將軍更是鎮守廣南二路,功勳卓著。妹妹若有心,陛下定會重用。”
柴郡主心中一緊,知道劉皇后這是在挑撥她與宋真宗的關係。
她微微一笑,語氣堅定地說道:“娘娘過譽了。家父雖鎮守南疆,但一切皆是為國效力,不敢居功。臣婦此番回京,只為家事,不敢勞煩陛下。”
劉皇后見柴郡主滴水不漏,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又恢復了笑容:“妹妹果然識大體。不過,如今朝中局勢不穩,妹妹若有需要,儘管與本宮說,本宮定會為你做主。”
柴郡主微微頷首,恭敬地說道:“多謝娘娘厚愛,臣婦感激不盡。”
席間氣氛看似融洽,實則暗流湧動。劉皇后幾次試探,都被柴郡主巧妙化解。
楊文廣在一旁默默觀察,心中對母親的機智與沉穩深感佩服。
他知道,劉皇后今日的每一句話,都暗藏鋒芒,稍有不慎,便可能落入她的圈套。